校讯通发来的链接不能随便点 已有很多人上当
0 j0 I& J: F2 q' s# P" q
! R# A0 {% ~0 x; s) m泉州新闻
V3 ^) A' l, [4 N泉州晚报社; @& |! j0 X( k' l' f/ h! N& G
泉州晚报社APP-泉州通3月11日讯“某某家长您好,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子女在校信息校讯已全面升级:t.cn/**学校要求各位家长下载。”开学了,最近,很多泉州家长又收到这样的短信。; _4 x r* x" u5 p
% \& l9 L) c4 [4 u, r$ n0 z
泉州通提醒您,千万不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因为这是一个骗局的开始……, l4 f4 u) f! O7 a2 \
2 u' C. J; t, Q" O" _
如果不明真相点击了短信网址,接着手机就下载安装了一个名为“校讯通”的APP。
/ j0 s' g5 k9 z4 h0 y; { [: w0 S' f8 U
手机管家安全专家表示,这个“校讯通”APP内置木马病毒,可拦截用户短信,并将短信转发到指定号码,这意味着手机支付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泄露,从而导致资金被盗风险。1 W! @# o' a( j! {
- W' d' Q$ W7 g5 l9 D: o' F. m
腾讯云安全数据显示,一周以来已经超过5万用户遭遇此类诈骗短信。
2 ~2 e: }. s% b! b; }' ~8 U, c# l) V: J: V
诈骗短信内容繁多直呼受害人姓名
' q, ]# X1 q# Q+ _" R: L- E- s3 z1 K' P+ O/ P$ k( C2 N
据悉,这些诈骗短信有的以帮助家长了解子女安全为由,有的以查询学生成绩为由,还有的以帮助家长查询学籍为由。而这些诈骗短信的最终目的都是诱骗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网址,并下载安装名为“校讯通”的病毒APP。 A1 l4 f# w! }) N, h; Y
) `8 \) A2 w( k \% z5 \这些诈骗短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短信中直呼受害人孩子或者家长姓名,这大大增加了诈骗的成功率。安全专家分析,一些学校的家长联系方式或许被贩卖,也可能是学校教务信息数据库遭遇泄露。! v1 x4 R4 F- L9 J
) m& q4 h8 E3 C( v
☆“校讯通”APP可窃取手机支付验证码4 G; A( `9 w3 Z9 J B" n, r
/ `! x( n6 J4 ^
与其他支付类病毒一样,内置在“校讯通”APP中的木马病毒的最大特征就是拦截并转发短信。假如诈骗分子清晰的知道了受害人姓名、手机号,并根据该手机号查询到其注册的网络支付工具,就可以通过该手机号登录网络支付工具,并发起修改密码申请。, _/ T2 i! W8 B# j; H
, d" e6 e* O/ g. E8 `/ y' L1 F) r
这时候该手机会收到验证码短信,而诈骗分子通过木马病毒可窃取手机收到的更改密码的验证码短信,接着即可完成密码修改,进而盗刷网络支付工具中的资金。
7 w8 r2 |8 w4 j: a8 S4 @
' v, z' X- a' O- l4 P安全专家特别提醒,遇到此类短信一律视为诈骗,或者拨打学校老师电话核实。千万不要点击短信中的网址链接,同时安装腾讯手机管家精准拦截这些诈骗短信,查杀木马病毒。# m: ^2 P' Q A; G/ X/ d* P
% q8 b z& a7 N z4 ~3 n【相关新闻】
c% F9 t- t/ V8 R" r9 O) F0 d" q/ `1 w& s( O! T4 D
校讯通”发来短信?小心是骗子行为!
: `1 F% k( O+ g# l" C6 ~, N9 a+ O7 P& x
师生开学后,骗子也“开工”了。不但有诈骗电话,各式诈骗短信也层出不穷。近日,广州警方接报多起伪装成“校讯通”发来的诈骗短信,有家长不明就理点击相关链接后被盗刷8000元。/ v7 Z9 v* e7 t, a. f* x" o
1 u2 i# G; y4 s- N! u) R近日,事主李女士接到来电号码为186****1252的人打来电话,对方自称是其小孩的学校班主任老师,称其小孩在学校玩耍时受伤,正在医院进行急救,请其尽快向账户名为“罗飞”的指定银行账户汇入手术费。事主信以为真,随即前往银行柜员机转账10000元。
. d4 b: V; W# S' y
) L T* I# M/ x" a广州警方反电信诈骗中心接报后,迅速启动诈骗资金快速拦截机制,最终成功为事主全额拦截1万元涉案资金。
$ L, P' d8 Q4 F1 O
5 R3 k. Q& ?( S _: v而事主王先生则没有这么幸运。前几日,他手机收到一条“校讯通”发来的孩子体检报告短信,王先生点击短信附带的链接打不开内容,而后按提示下载了一个名为“ndkpn.com”的手机APP软件,他当时并未发现异常。
% \# p1 {8 P3 X* Y) o4 H
5 q- O. G8 d z次日中午,王先生收到银行交易短信,短信提示其银行卡有两笔资金消费,损失合计8000元。/ ^7 D% k% ]6 n
5 J! r+ ? e3 A" m* ?2 Z! {, B据了解,王先生的手机就是在点击上述链接后,自动安装了这类“手机木马APP”导致资金被盗刷的。
. f& s- [+ T( h
9 g* C, `1 X( m9 R% X9 m* n; ?据广州警方介绍,不法分子使用手机点对点向事主发送短信,冒充“校讯通”、小孩学校班主任等以提供小孩成绩单或体检报告等为由,随后提供诈骗网银链接诱骗事主点击,事主点进去后会自动在手机下载嫌疑人预先制作好的apk木马手机软件(诈骗“APP”软件),嫌疑人再通过该“木马APP”盗取事主银行卡后进行盗刷或转账。2 P( A( h l# n% z# L4 u
/ {' R$ e: D& w' Y5 K【警方提醒】$ N0 H; n# z8 N2 ]/ K Q" b x
. R% w* o' x( D, h8 {- N7 j接到有人称子女受伤需接受治疗,或以各种借口要求家长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的电话,基本可判定为诈骗电话。' o5 Z9 u* L W: j9 d
4 ]; r* C6 u: d9 V0 I# r8 F
如有疑惑,家长应向学校、医院和亲友多方核实。+ R; M0 S' w7 p4 W+ Z- M
& K* a4 Q* R2 f6 t任何涉及汇款的电话及短信都须谨慎对待,不点击陌生链接,如发现被骗,请马上拨打110电话报警。(新快报 北方网)
8 F) u; l# O+ ]( j( N N: {: u; s& e' J8 E8 i2 L3 P
(泉州晚报社)$ g: z4 Q) h' P- r3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