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洱海污染大理铲拔大蒜,农户:买了蒜种才宣传禁种* V/ E$ K# ?9 \' k( B5 R. W0 }
* A! m: H% i6 l. \原标题:为防洱海污染大理铲拔大蒜,农户:买了蒜种才宣传禁种
, T1 h s+ l7 t, V, @6 m. {0 q4 r- Q
- A# O, b0 _# ^8 N8 M6 p2 H3 \1 z7 h' D为破解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难题,大理州州委常委会决议,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其中包括在对洱海水质影响较大的下关和洱源两个县市,引导农户拔除田间长势良好的大蒜,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 R( b" V- E8 l- M3 N# V4 L: G( _( i8 ~1 Y e' q1 B( D- r
几份流传出来的禁种大蒜通知书显示,大蒜是高需肥水作物,有意向种植大蒜的农户及时向洱海流域外转移种植,并调整种植业结构,降低化肥和农业使用量。4 |- t4 g8 d6 Y5 V$ q/ z3 ^9 o" R
8 J/ b2 a* d" ^; w) i这几天云南大理洱源县在网络上成为了热点,有多位网友反映,洱源当地政府准备以农药化肥污染洱海为由,强行铲除老百姓已经种植的大蒜。
* c' y' @# V# m( q% l+ `/ g) V# Y1 E8 L5 \# ^4 c5 n# ^4 i4 l: k
一些强行铲除的视频和图片,还被发在了网络上,有云南当地网友质疑:保护洱海,人人有责,但是今年8月份,才有当地政府的人宣传禁种大蒜作物,老百姓在这之前已经把蒜种买好,9月10号左右,老百姓陆续把蒜种下,也没有人硬性要求,但如今强行把已经生长的大蒜挖出来,行政过程是不是有些简单粗暴?
* A2 S5 I* [1 ~0 N( N3 F
- s: U; \% D l5 l8 d/ `" f# j2 _4 n
对于洱源、下关拔除大蒜一事,人们还有第二个疑问:大蒜种植对洱海的污染究竟有多大?
3 e. L8 l1 o' ~: O5 L. g0 f' Q
; O7 a& ^9 A; T$ A2 W j; S可查公开报道显示,截至9月26日,大理市共回收蒜种近1200吨,已铲除种植面积180多亩。
3 ^5 t% Q6 I J3 U) ~/ B( A P$ z8 y3 o+ q3 I
一位参与大蒜铲除工作的领导向中国之声表示,在禁种大蒜这个工作上,相关政府部门在时间、节令上掌握得不好,确实导致农民对此产生情绪,如果能在农民购种、种植前进行要求和疏导,而不是等到苗长出来再拔,行政决策效果可能就会不一样。# J$ D9 h) j% f; X: I8 ~( e
/ ?4 \' y" X# Q6 I1 r7 Q
(原标题《为防洱海污染 大理铲拔大蒜》) & ~- v2 L* m& j( p! \" n3 O# v8 s0 l
5 L3 m; G8 s/ Z5 J, g为防控洱海污染长势良好的大蒜被拔除
& F9 D o$ m; D i- z* K! ?7 E( h9 _ z
大理利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7月在凤羽镇白米村流转的土地上种植了40亩大蒜,公司负责人肖晶说,已组织人手拔除田间长势良好的40亩大蒜。
C7 f# S( j* y: E; Q0 a: M: s. O# { {
官方回应:禁种是转型契机已在洽谈引导种植高经济效益作物2 l3 Q, G) r) Q: Y7 z
. I' j0 A6 {, H* w
而可查到的公开资料显示,大蒜是洱源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地农民种植已有20年之久。) z3 A- J) }$ T& F- O
& k9 e: e$ ]2 |. J, r
农户:买了蒜种才宣传禁种现在蒜苗都有筷子高了...洱源县县委副书记、扶贫总队长龚飞接受记者采访说:“本来种大蒜跟洱海水的污染,按道理应该是说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我们农村里头在种大蒜的时候用了过多的化肥、农药。9 r5 e- f" R, y+ p) X( U
/ J& h. z' }2 S' J- G9 U1 W& G龚飞说,县里已经在洽谈引导老百姓种植中草药及藜麦等高经济效益作物,在种大蒜面积最广的牛街和三营种一万亩的中草药,第二个把黑龙江五常大米的生态种植技术引进来种藜麦,大幅度的减少无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想尽一切办法推广新科技。 & V3 Q J- ]; h8 }8 s
: P3 E L5 t( A7 U4 P
7 T) t# {9 O3 V1 ~/ D: Y, t* Y4 p云南大理洱海边全面禁止种植大蒜 蒜农欲哭无泪 $ z9 \/ m$ S2 ~/ L
“上月才听到风声,没想到他们动真格铲蒜……”“去年大蒜价格太低亏损,今年四五月份就进了大批蒜种冷冻,准备翻本,没想到又禁种,一家人欲哭无泪!”10月9日,在云南大理洱海上游的大蒜主产区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和三营镇,蒜农争相告诉科技日报记者。3 A' e" D( f! y
4 u3 r* ?) s% B! O* n
孙老板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禁种大蒜后,他的工程队肯定受影响。5 L# L" d% h+ @2 r2 O* B$ ?
; ]7 W+ A, t3 Q( J
村民盖新房,就靠这一颗蒜 / v' C* n3 H0 u( M4 G
: \8 C7 Y% w4 d, a' H) I# P
+ l U1 J B; O' O! R4 j洱海流域村民种植大蒜被强行铲除 官方:为防污染 # f4 t7 L' Q. |; s
央广网大理10月9日消息(记者周益帆 陈鸿雁 李健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几天云南大理洱源县在网络上成为了热点,有多位网友反映,洱源当地政府准备以农药化肥污染洱海为由,强行铲除老百姓已经种植的大蒜。
# K6 ]( r7 D6 y; B1 j3 D. i+ [, t7 j3 J2 i
一些强行铲除的视频和图片,还被发在了网络上,有云南当地网友质疑:保护洱海,人人有责,但是今年8月份,才有当地政府的人宣传禁种大蒜作物,老百姓在这之前已经把蒜种买好,9月10日左右,老百姓陆续把蒜种下,也没有人硬性要求,但如今强行把已经生长的大蒜挖出来,行政过程是不是有些简单粗暴?5 a8 o y, `1 F" K/ M- K8 L
9 E n( B1 z$ z8 }1 @, S3 P/ _为破解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难题,大理州州委常委会决议,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其中包括在对洱海水质影响较大的下关和洱源两个县市,引导农户拔除田间长势良好的大蒜,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r6 P5 T* y- M
) t, E* ], n, l+ x7 G: \8 n几份流传出来的禁种大蒜通知书显示,大蒜是高需肥水作物,有意向种植大蒜的农户及时向洱海流域外转移种植,并调整种植业结构,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4 U5 D9 H( e5 L: T1 o {! B
2 E% {+ O; {* g0 S" X
可查公开报道显示,截至9月26日,大理市共回收蒜种近1200吨,已铲除种植面积180多亩。
6 W) _4 v& w$ n4 y* O& a( Y- Z8 @' f7 h7 \/ X* O
一位参与大蒜铲除工作的领导向中国之声表示,在禁种大蒜这个工作上,相关政府部门在时间、节令上掌握得不好,确实导致农民对此产生情绪,如果能在农民购种、种植前进行要求和疏导,而不是等到苗长出来再拔,行政决策效果可能就会不一样。8 C# W p; h9 y" A( U% r0 D
5 R% L2 f" E# a8 F9 X4 W% z: I1 G对于洱源、下关拔除大蒜一事,人们还有第二个疑问:大蒜种植对洱海的污染究竟有多大?0 f) n7 y1 m7 q; h9 i' U& n
( D8 P% {7 P8 B- `( Q" Q而大蒜种植又真的会对给洱海的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么?
) }, c6 b" h1 S9 h1 @* `/ M- r
: ~7 ~/ d" m$ L- y: Y6 F) `6 m为防控洱海污染长势良好的大蒜被拔除
]; p% P+ k. T! Z9 X+ G
! W: R& ?3 J& u7 ~; p& Q. x. ?$ G官方回应:禁种是转型契机 已在洽谈引导种植高经济效益作物
. \; Q4 k- e7 t. G" {& M* r9 d+ w% j5 ?$ v( y
总之就是引导农民转型升级,禁种大蒜,但是要确保农民的利润。7 e+ [: Y) V7 u$ u) F
- B' f# x8 `! }" H2 j+ [( o而可查到的公开资料显示,大蒜是洱源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地农民种植已有20年之久。
2 Z# i, o0 L6 L6 Y' K2 z
4 I% A+ U; r, d大理利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7月在凤羽镇白米村流转的土地上种植了40亩大蒜,公司负责人肖晶说,已组织人手拔除田间长势良好的大蒜。
[9 s3 N, j' ]0 X5 B |
/ ?) L+ E6 m0 ?* f" t然而,对于这项意在保护洱海生态的政策,当地农民似乎并不像基层政府所述“一片支持”。
7 F$ W a' B& Z
& G* U1 b6 Z& N, s$ z9 a: _另外,今年初夏当地大蒜销量不好,7万吨大蒜滞销,当地也在考虑引导农民转型升级。# S' c3 v+ z) ?0 N7 z+ m
4 y; q5 S) M; W面对生态保护,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 w# o2 v, @! y( L+ `+ H' }
. p! Z6 ~0 u6 `( R3 W一份大理《“七大行动”督查整改通知》文件要求:快速行动,广泛宣传,在全市范围全面禁止种植大蒜。" t$ N5 n9 l' d$ V
- ]8 E/ F" ?9 f% c2 U
她表示:“由于大蒜的种植,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将已种40亩的大蒜组织工人进行铲除。4 p( z0 {3 I0 L
2 r k1 t3 Y% \5 F" c2 t! J( \
甸中村委会南甸村二组组长杨寿雄说,村里打平了21亩左右的大蒜,禁种大蒜,把种下去的大蒜都打平、挖掉,村民积极支持政府保护洱海工作。$ o5 M. p& J V% U
3 `' q' X: r* d' D5 I7 b
农户:买了蒜种才宣传禁种 现在蒜苗都有筷子高了) y0 L& i* `2 R3 l& z6 J: g6 l- R
+ I% U }2 f$ ]! a一份补偿方案中写到,全面禁种大蒜签订协议的每亩补助1200元,每亩蒜种回购补助600元。
5 h9 i3 S7 X2 s/ T8 @3 B$ |; Q4 `8 k. w
李月秋介绍:“我们实行生态奖补、生态补偿的形式,让老百姓进行改种其它农作物。
0 b. Q! V% [7 B0 r9 [
6 P: p3 n* L# p J3 u洱源县县委副书记、扶贫总队长龚飞表示:“种大蒜跟洱海水的污染按道理应该可以避免,但是因为农村里在种大蒜的时候用了过多的化肥、农药。
r5 W# S4 G9 D: |- o7 e M
$ ^5 M5 E: V4 }5 B( h特别是涉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应该在决策开始时就告知――今年保护生态,限制种大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