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鹤庆县朝霞寺的历史和建成年代
2 v L9 ^" \! J" _! P3 ]媒体:原创 作者:鹤庆县林业局% h& W; K8 |, c0 }
1 U. q& J! c) T' ^
鹤庆西南五里的朝霞山,古木参天、溪水潺潺、风景清幽,是鹤庆有名的佛教名山。数百年来朝霞山与鹤庆坝子东南边的龙华山一直鼎足而立,见证着鹤庆宗教历史兴废的风风雨雨。 朝霞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名曰朝霞寺,它是朝霞山上唯一座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刹。长久以来,朝霞寺一直被民间人士视为鹤庆宗教历史的活化石。应该说,经历无数次朝代更替、战乱、匪患、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等的影响,朝霞寺能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点击放大
9 @! b$ l: T/ l k3 n7 u
! V+ X9 ]& }2 U* O6 Z5 ]点击放大
, z( t# E/ Y# I. A7 H# m4 I" M; a( t( q4 k: Q; `. L
一直以来,朝霞寺以供奉佛教为主,但其中也夹杂着供奉道家文化的现象,兼有崇拜儒家文化的痕迹。“三教合流”是朝霞寺宗教文化的独有特点。佛家、道家、儒家文化在朝霞寺内长期同时存在,和谐相处、相融,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很复杂的历史背景,实在是难以用三言两语讲得清楚、道得明白。 “国有史、方有志”,地方志书往往客观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宗教、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等基本信息,其权威性一般是不容怀疑的。 朝霞寺到底建于什么时候?这个问题似乎只能从鹤庆的地方志书中去寻找答案。据佟镇、李倬云等人编撰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康熙鹤庆府志》记载:朝霞寺在府西南十八里,明成化十年建,有四刹。又据鹤庆进士杨金锴编撰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的《民国鹤庆县志》记载:朝霞寺在治南八里朝霞山,明成化间建。鹤庆进士杨金锴、赵鹤龄和鹤庆文化名人杨金和、杨金鉴四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合作完成的《光绪鹤庆州志》中关于朝霞寺的建成年代的记载与上述基本相同。1991年版的《鹤庆县志》、2014年版《鹤庆县志》中关于朝霞寺建成年代的记载完全承袭前述。 点击放大 9 e" s. q0 `* X- u0 P( J& K: T, R
6 w6 a) L. a2 X0 b
杜智斌先生笔下的朝霞山古寺全盛图 如此多的鹤庆地方志书如出一辙地都记载了朝霞寺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这样的记载似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读书,尤其是读史书时应当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待一切问题,怀疑一切,我们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对吗? 笔者近年来在协助张了先生整理《朝霞山志》一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端倪,在整理此书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和朝霞寺有关的一些文字、碑刻实物资料。于是我对朝霞寺建于明成化十年的论述越来越怀疑,到目前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鹤庆历代地方志书中朝霞寺的建于明成化十年的这个记载是不准确的,是值得商榷的,该记录很难站得住脚。现将我近年来的一些发现、想法,整理、记录下来,以期抛砖引玉,更期待方家批评指正。 点击放大 : n1 c. Z, M0 [4 W1 ?5 I* v
9 b6 T9 h, {+ i& H8 G
近年来随着一些和朝霞寺历史、文化有关的断碣残碑在朝霞寺内、周围无意间陆续出土,我们发现了一些碑刻实物文字记载,足以推翻朝霞寺建于明成化十年是的记载。 2003年,在朝霞寺内发现一块残碑,额曰《朝霞寺常住碑记》,碑的落款时间为嘉靖乙己年(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润正月吉日。碑文中有“鹤阳西南有鹿阜(注:鹿阜乃朝霞山的古名称)焉,乃崛多尊者遗迹也”的记载。另,在《朝霞寺常住碑记》的碑阴还有“朝霞乃盛唐遗迹,由来尚矣”的记载。 点击放大
+ o+ n' D4 i: ^; c3 I9 T1 n- e% i
点击放大 % V# D$ m0 p( r: B- z. v# E$ ]
7 I( {1 o0 n( I) I
朝霞寺常住碑记残碑照片 崛多尊者乃开辟鹤庆的高僧,是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的国师,南诏劝丰佑王824年-859年在位,距今一千一百多年。朝霞寺常住碑记于嘉靖乙己年(1545年)制成,此时距明成化十年(1474年)仅仅过去了71年。由于此时距明成化十年不远,甚至可以说很近。这时有关朝霞寺的建成时间的碑刻记录,通常情况下其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康熙鹤庆府志》成书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此时距明成化十年(1474年)已经过了240年,其记录的准确性出错的可能性就相对较高了。 " ^9 Q8 x2 }* w+ v( P4 |4 n# B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