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的一段时间,滇剧表演者人才辈出,有科班出身,有半路出家,还有逢场作戏的票友。除了程家班,县内知名滇戏艺人粗略统计如下:王昌禄(?—1937年)、李敬虞(1887—1953年)、刘炳贵(1890—1960年)、李雨生(1900—1939年)、文竹九(1904—1965年)、陈德周(1903—1984年)、唐宏基(1904—1966年)、杨立基(1909—1952年)、候继武(1917—1942年),建水人张福山(?—1959年)等。与上述前辈同一时代的还有:绕贵宏(四川人)、龙泉、杨慧生(大理人)、桂兰芳(昆明人)、章正举、张士林等。20世纪60年代,是鹤庆滇剧团的鼎盛时期,演员除了健在的前辈,又增加了章天明、段双英、向四堂、程维兰、左慧英、周锡林、王应蛟等后起之秀。鹤中高中毕业生杨增濬吸收为主琴师,直到滇剧团撤销安排到企业工作。“文革”结束,在鹤庆县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县文联1969年成立了以滇戏爱好者为主要成员的戏剧协会,逢年过节,村村锣鼓响,乡乡唱戏声,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又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0 [' T/ G5 w0 |" k q2 O" L9 m8 Z) [. Q( G7 b3 H! w. V
受滇剧影响,在白族和彝族聚居的山区,还出现了以唢呐锣鼓伴奏的“吹吹腔”,其特点是道白、唱词全用白语,载歌载舞写实性强。新中国成立前,西山黑泥哨打巴箐黑话人(彝族支系)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要到城隍庙连唱3天“吹吹腔”,观众人山人海,这是鹤庆独有的文化现象。引当年戏台楹联佐证:
0 r: N2 ], q+ @9 D& T3 D0 ~
% g: ^' F* @& R3 c0 P1 Y愿看者看,愿听者听,看听自取两便;
6 F( x- `7 X4 s
9 w5 w/ ]" H4 s. B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就唱三天。9 ^) e4 m; U3 j
2 u% ~9 o. R3 U; f9 M5 @
滇剧传演至今已逾200多年,为何一直得到各族群众的喜爱?不仅因为这种传统戏曲形式很适合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审美情趣,更因为许多剧情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表达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帮贫扶困的良好愿望,在构建富强文明和谐社会的新时代,仍不失其积极意义。由此看来,任何一种古老的与民族精神血脉相传的文化现象,若能与时代俱进,是永远不会失传的。(本文写作时,参考了张树勋先生的文章,特此说明,并表谢忱!)* L" z5 ]$ F* H& E' i3 R, Z
附:滇剧逸闻四则
0 u* G. Y6 V/ g$ b: b
# q; w8 k& W3 l5 ]( q6 D, o随机应变改戏词# ]5 o2 [" c9 B6 K
+ d2 F3 ^( N; o% }7 i. E+ K$ U0 D留居鹤庆的民间画家王铮(?—1937年),因耳聋,自号铁聋,爱戏如迷,常以票友身份登台表演。他虽然听力不佳,能看文武场面手势而不脱板脱眼,还能随机应变,将错就错圆场,赢得观众喝彩。一次,在演《下河东》时他饰赵匡胤,错斩了忠臣呼风,呼金定生反报仇。探子前来报信,把“呼金定生反”错报为“陶三春生反”。王铮机灵一动,出口成章,马上接唱:“乾德王背时倒了运,来个探子报不清,明明反了呼金定,谎报军情是陶三春。”(扎白)“谎报军情,责打四十,赶了出去。”如此一改,反而增添了剧情的趣味性,台下掌声叫好声不断。 (田遇春)
, d4 h( f$ S0 w: P0 V2 Z2 h1 N6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