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红军村”:喜看“荒山”变“花山”

0
回复
99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 22: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 ]" I% M* z- P
红军村“荒山”变“花山”。通讯员 王云飞 摄
; J8 d- X' _' G. H: o- z# s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经村党支部和公司认真研究,决定在村后荒山上种100亩‘纪念红军长征林’,现在,这些树已经全部成活,用不了几年,又是一大片绿色的树林!”宾川县新庄村村民、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蒲国宏高兴地告诉笔者。
0 k) u2 q) u- `+ s+ i9 Z  新庄村是宾川县乔甸镇的一个小村庄,目前全村有66户231人。1936年4月21日,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经过新庄村,与当地民众结下鱼水情谊。, f  Y4 p9 h2 C  b7 C! G
  80年后,为弘扬红色文化,新庄村发展起红色旅游。厚重的革命历史,浓浓的乡愁,使新庄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红军村”迅速走红,甚至上了央视。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切身体验红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 b, T0 ~( P+ j& Y7 \, O  “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和生态是两个最根本的要素,缺了其中一样,乡村旅游都难以长久。”蒲国宏说。“新庄村有红色文化的根基和民族文化的传统,但生态条件并不好,几年前,村后几乎都是荒坡。”# l/ P1 M3 C) h5 G% M* y  a8 B
  因为缺水,加之土层浅,新庄村后的山坡上,几乎只生长瘦弱的茅草和稀落低矮的灌木。# q6 w% i! _, F& \: ~
  多年前,蒲国宏在外地经商,事业做得红红火火。但每次回家,村后的荒坡总会刺痛他的心。为了使家乡村庄环境变得更美,经过思考,2011年,蒲国宏决定将多年辛苦赚来的钱投一部分到改善家乡人居环境的事业之中。就这样,当时还在外地经商的他开始在村后干旱的荒坡上栽花种树。# v+ G& ^' H# X& y
  这一栽就是7年。在种植“纪念红军长征林”之前,村后的山坡上已经种上了1000多亩的树,有油橄榄、滇橄榄、椿树、枇杷树、竹子等,都活得挺好,最惹眼的是100多亩的三角梅。“你看,几个小山头都是花。”蒲国宏说。放眼望去,一片片三角梅正在曾经贫瘠干旱的山坡上热烈开放。在村民们的精心照管下,近1200亩的树和花,已是一片生机盎然。: y: C; ]: t7 K
  这些树中,有将近600亩是蒲国宏个人掏腰包发展种植的。2015年,蒲国宏回到家乡,组织成立了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自愿入股,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在公司收益中,一部分给村民们分红,一部分继续投入到美化绿化生态环境之中。" k  D- L  t& L; C: |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环保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想让乡村旅游持续发展,要想让我们的村庄宜居宜游,绿色生态这一块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补课。”说这话时,蒲国宏的眼里充满了坚定和希望。  t! D- E- m2 R( L, S7 E
  树,一棵棵种下去,花,一丛丛绽放。在蒲国宏的带领下,在村民们不懈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红军村”处处绿树红花的景象一定会更美。" g9 D! e$ W. K# m  u
通讯员 安建雄 (大理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投稿

x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