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罗时江往洱源县邓川镇旧州方向走,千亩大蒜生态示范种植区映入眼帘。两排整齐的防控灯杆挺立田间,满眼的嫩绿沿地形梯次展开,蒜苗在风中摇曳生长。5 o3 S) N+ E) u- n
“县里给我们发放有机肥,土壤改良了,田不板了。”正在田间薅草的村民赵一山高兴地说,生态种蒜既省肥料农药,劳力投入也少,他家种2.6亩大蒜,去年多收了1000斤,多卖了7000多元。
0 {6 @- g, q1 T2 Q1 K, D邓川镇副镇长杨钧介绍,去年8月,在中和村试验种植40亩生态大蒜,亩均增产300至500公斤,亩均增收2000至3000元,当季土壤中氮含量可减少1.9吨,磷含量可减少0.25吨,实现农田控氮减磷与农户增产增收。
/ J: M: o' V& e% H! g- d今年,种植区从40亩扩大到1032亩,涉及3个自然村、12个村小组、593户蒜农。旧州村三组村民杨锡丽主动申报了3亩。她说:“我参加了培训,还去有机肥厂参观学习,看了中和村实验种出来的大蒜品质,我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一定能种好生态大蒜。”. c2 H4 U1 a4 n# o
“我们镇将加紧实施农业尾水循环利用灌溉项目,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早日发挥效益,实现生态种植,节水减肥,中水回用,保护洱海。”杨钧认为,旧州村千亩大蒜生态示范种植区顺利推进,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本报记者 庄俊华( J$ t6 \3 @, P- t, f
云南日报 通讯员 李永辉 樊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