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委宣传部、莲峰村党总支、莲峰驻村扶贫工作队共同推出的“电商扶贫”项目,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激活了乡村资源——
5 S' U' q5 d3 ?' Q4 E9 { a
# y# `) k7 L/ t2 r# p1 Z; [: @有了电商,农民卖梨不再愁。 $ X* d2 }6 v% K& `- {4 j0 P/ u
喜悦,挂满村民脸庞- d$ q7 M9 a2 ~; Z' Q' ~9 X
11月1日,对于密祉镇莲峰村的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这是一个喜庆日子。
0 ?% x/ j7 ~2 U" C1 ?/ ?“我们每户领到1050元,其实自己并没有‘入股’,这是‘电商扶贫’为大家‘赚’来的钱。”莲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欧阳良感激地说,这是挂钩扶贫莲峰村的弥渡县委宣传部、莲峰村党总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好心人共同帮扶的成果。这几天,正在为种的油菜要买化肥花钱发愁,“分红”刚好派上用场。7 f5 b3 A* @& j7 N7 y
“分红”那天,建档立卡贫困户欧阳汝贵因事没有到村委会。11月7日,记者随驻村工作队员将1050元送到他家时,欧阳汝贵激动地一个劲地道谢。他的孩子在上大学,夫妻俩生活一直很困难。“往年缴纳城乡医疗保险费都要靠弟弟给钱,今年不必再找弟弟资助了。我交了540元的城乡医疗保险费,剩余的510元还可以买上200多斤米呢。”欧阳汝贵高兴地说。
- z8 p: h+ z, R' W- g) k从“电商扶贫”中受益的不仅是45家建档立卡贫困户。许多红雪梨种植户也从中受益,柳城自然村的欧阳如花就是其中之一。她高兴地说:“这两年,村里搞‘电商扶贫’,我家的红雪梨不仅在村里就能销售,而且价格还比以往高。”以前,拉一车梨到市场卖,耽搁一两天时间不说,除去车费、伙食费,也就只剩200多元钱。今年,她家已卖得5000多元。
- h" P/ G7 ?2 s2 f9 T去年10月至11月,莲峰村通过“电商扶贫”,让大山里的红雪梨远销到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成都、福州等城市,共帮助27家建档立卡贫困户销售红雪梨15吨,平均每户增收2000多元。
8 q% d V! y; D% V: |+ k2 h今年“电商扶贫”业绩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截至11月上旬,已经销售红雪梨4600多箱,种植红雪梨的农户比往年增加收入5万多元。同时,在电商销售中创造的利润近5万元,全部都给今年尚未脱贫的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
- |5 X- k' K" o+ V8 l) W* O转变,从电商开始
- y( T" v# p4 N) n/ E$ k7 d密祉红雪梨,果实鲜艳、透亮,呈胭脂色,质细汁多,香甜易储藏。全镇种植1万多亩,大部分在莲峰村。村民邹元亮种了16亩梨,他说:“每年卖梨季节是最高兴,也是最头疼的时候。头疼是因为两个月里,每天都要骑三轮摩托车去小市场上卖,真是卖都卖怕了。”: T+ e- ^, _# N8 ]* p
“看到红雪梨卖不到好价钱,甚至烂在地里,但又想不出好办法。”莲峰村党总支书记张家华说,红雪梨是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销路问题是瓶颈。* r' x' N0 D( p& L4 e% n/ c/ G( S
梨难卖,牵动着驻村工作队员的心:“走传统销售的老路不行,得转变一下思路。”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委会干部试图电商代理,但几家电商都谢绝了。“红雪梨品质还不错,但没有品牌效应。卖红雪梨,物流成本高且不易运输,没有多少利润。”
6 E& @' H0 q1 {9 q9 Y* f驻村工作队“电商扶贫”的想法,得到了弥渡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正琳多次前往莲峰村,为做好电商扶贫出谋划策。她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电商扶贫意义重大,我们要全力做好服务。”县委宣传部的干部职工集思广益,在设计、包装、推广等方面积极献计出力。
! f# N3 X) U. g9 Z; v没有启动资金,但制作包装箱、珍珠棉、宣传折页、购买红雪梨都要钱,怎么办?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每人先垫5000元。如何增加销量?他们克服“难为情”,通过同事圈、朋友圈、熟人圈“叫卖”。弥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莲峰村第一书记陈良海说,“两年电商扶贫,尽管和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但仍要感谢每一位消费者支持。”
& C/ K! p4 T0 l' c! {8 z9 x Z“只要我们时时处处心里装着群众,为群众着想,群众就会记在心上。”陈良海深有感触,两年来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是值得。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李应中也坦言:“销售最多的那几天,每个人都累得直不起腰来,我在退休前参与这一件事,很有意义。”
' R% v" w. n* O9 K8 o6 u; _眼光,投向大山之外
, B- \$ b( l2 F7 Z“我们两年的‘电商扶贫’探索,不仅给莲峰村红雪梨带来了一些经济效益,更可喜的是干部群众观念上发生了新变化。”陈良海认为,电商最终要交给市场,要由村民自己来做。
# P# `2 Z1 T, X' @“真是开眼界了,现在红雪梨不需要到集市上摆着卖,只要在电脑上、手机上就可以卖,还可以卖出好价钱。”柳城村党支部书记尹宜农说,全村种植的红雪梨,多年以来都是摆在市场卖,家家户户的梨同一时间上市,价格也受到影响一路下跌。最近两年的电商扶贫销售模式,为红雪梨销售找到了一条很好的渠道。
: R, ~) a P: T" u7 N莲峰村委会主任李先禄以前做过工程,是全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最初对开展电商销售红雪梨有疑问,现在真正看到了电商具有大能量。当好一名村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接受新事物,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新手段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5 }6 {* d: l/ d' {$ M0 g Y7 i/ Z
陈良海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几个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考虑开网店卖密祉的特色农产品了。6 B) ~1 g8 ?7 b
记者采访了莲峰村委会大东自然村的黄国鹃。她于2014年大学毕业,选择了自主创业。黄国鹃家也种植了红雪梨,总是很难卖。她时常从网上买东西,也曾经想开个网店把农产品挂到网上去卖,又怕行不通,一直犹豫不决。看到村里电商扶贫的探索成功,她便下定决心,开一个网店卖自家的土特产品。
" V3 Z1 a T: \1 B e. c8 R云南日报 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李武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