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大本曲& i4 T1 G( i' }( k& _2 k# g
白族大本曲 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唱本,因有一定人物、情节,所以又称为本子曲。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益艺,每逢节日,一人说唱,一人三弦伴奏,其唱词中大理白语、汉语混用,以大理白语为主,汉字白读,多为“三七一五”或“三五二七”、“七七一六”的格式。
' w a" E! u# z9 _# ^4 ?中文名白族大本曲 又称为又称为本子曲属于古老的民间益艺特点大理白语、汉语混用《五代会要》中有《南诏上大唐皇帝舅书》附有转韵诗一章,诗3韵,共10联,类似“击筑词”。这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记录大理白族大本曲的史料。明代有杨黼《词记山花咏苍洱境》(俗称“山花碑”)。9 v9 k( u3 e: V7 l- H3 C( s8 a
唱腔种类$ c2 U" j2 F9 i8 ~& r0 K
大理白族大本曲其唱腔有3腔、9板、18调。3腔一般指大理南腔、北腔、海东腔3个艺术流派。9板是基本唱腔,南北两派有所不同,一般指平板、高腔、黑净、提水、阴阳、大哭、小哭、边板、路路板。“18调”(或13腔)是辅助唱腔,分别为螃蟹、老麻雀、新麻雀、花谱、家谱、起经大会、蜂采蜜、放羊、上坟、道情、祭奠、阴阳、琵琶、花子、拜佛、问魂、思乡岭、血湖池调等等。 U7 l2 E- d% V, q" L
曲韵式种类9 o- i7 q" t: Z/ F) K- f" w
大理白族大本曲韵式主要分为“花上花”、“油鲁油”、“捞利捞”、“翠幽幽”(一说,“翠茵茵”)4大韵,下又分若干小韵,唱腔悦耳动听,内容丰富。大理白族大本曲其唱本为汉字记白音,内容有移植外地剧目或新创作的大理民间故事,剧情生动,情节感人,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祖国民间音乐中的一支奇葩。& ]1 U( Z' U8 v3 a" i1 Z( A5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