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在大理,这个地方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白族生活!

0
回复
167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16: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m. B' S7 K) {7 c8 o3 }, Z7 M* T
  周城,光是听到名字就能感受到它的古朴与韵味。这里不仅因为其境内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
1 _$ g( v5 @9 h9 N2 ?2 S/ e% F3 f
- b. z6 N! h2 J( F. I4 U3 j4 a' _8 i( y4 }' q9 f( b

9 n2 O% V" D9 i+ r$ [
7 t! L5 Z/ X, a, y4 l7 {, t; f% ^. `
; F5 s1 G  I8 a) o# U# _1 g; ?% N3 o3 d; j# K* z- l" u2 |) V" q
  “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是周城白族村庄的特色。村内有多株大青树,枝蘩叶茂犹如巨伞擎天,密如蛛丝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古朴而又幽静。巷道两侧一幢幢白墙青瓦楼房,是周城白族的传统石墙土木结构建筑,“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是这种建筑特征的写照。树下小广场有古戏台,周围店铺成排,自然形成农贸和娱乐中心。村内错落公布着一幢幢飞檐翘角的白族民居,同样是精雕细刻的土木建筑。% f- A3 G0 E9 x/ J( b
! e9 F6 I4 u7 [; s3 x

! u5 ~$ J# r5 T& J! ^6 J6 E2 Y* p/ U+ x3 M( r( f+ ]( C
  苍山上流下来的溪水顺着鹅卵石砌的墙角,淙淙流进洱海。相信你对古城的所有幻想都能在此刻得到满足。' C4 v6 H# [* F$ c  S  q2 l
2 R* J) [: c7 m
1 h0 @" w- @! l9 ^) ~# L( j
" e# A' J: w3 S* k( e+ K1 ?
7 w6 c* y0 J8 N7 u( s

) R: Y8 [: {! I' r3 F; t
% j0 n1 S9 n' \2 V2 k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典型的以“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的白族民居。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青瓦人字大屋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 k8 t+ l( H" E2 I3 j) N, r$ N/ K+ ~
* g& H) s) D+ Y/ M% [

* b  a4 C* t( l# X* [% {# T+ l  白族民居特别重视照壁、门窗花枋、山墙、门楼的装饰。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为一高两低的挑檐飞角青瓦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墙,使三方形成封闭庭院。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绘画。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山等名贵木材,雕上金鸡富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吉祥图案。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木制门楼。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