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白族银饰的传承及展望

0
回复
110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8 16: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 i+ g& B# B4 Q! C3 X" D, u
% @% Z; e5 K7 j/ P' a* K6 \- m1 x* \! T7 [% S3 ~' x; z' m
; K7 ?! A: S3 n( U
  【摘 要】云南白族银饰作为白族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白族的文化。本文通过研究古代金属工艺的特点,分析云南白族银饰的金属制作工艺,总结其文化特征,简述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证明民族文化是必须在研究和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取现代设计理念,才能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 w2 v4 ?1 H& R$ q* ?
  中国论文网
) C# [6 y  {" n! I  【关键词】金属工艺的历史;云南白族的金属工艺;文化内涵;现代的展望( k' l' \8 n7 f9 ^1 |4 y; b
  一、金属工艺的历史特点
, A! Z% u2 Z# V) _' E) d  唐代铜镜,庄丽丰满,风采迥异,质纯而精,镜面光亮平滑。由于合金中锡的成分增多,色泽净白如银。唐镜的图案构成,突破了从镜钮到边缘同心圆的层层布局,多应用散点和适合的章法,简练明快,完美和谐。另外还创有多种花式镜,常见的有葵花、菱花等多种形式,并新创无钮有柄手镜,使用更为方便。其装饰技法,除传统的浮雕、浅雕、剔雕外,尚有贴金银、嵌宝石、镀金、彩釉和漆绘等。# b% W7 [" A5 Z- ~1 S0 R* z
  宋代的金属工艺是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已排除了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异国情调,适应城市平民生活的需要,制造了大量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金属器皿。宋代金银器已非常发达。宋代金银制品多为酒器、茶具和装饰品。宋代铜器继唐局铸和南唐官铸,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宋代铜镜注重实用,不崇华侈,器体轻薄,装饰简洁,形状仍以圆形为主,亦有方形、亚字形、弧形、菱形、四方圆角式、菱角形及带柄等多种形式。背面多铸有花鸟、虫鱼、走兽、人物、故事、佛道、山水、楼阁、船舶、祥瑞、四灵、十二生肖、八卦、星象、字、摩竭、铭抨等图案纹饰,亦有光素无纹者。图案处理常采取隐起、阳线并用,以线的韵律、节奏来增强纹饰的起伏与重量,克服了因体薄而造成的轻浮单调的感觉。其中的动植物图案,形象准确,姿态生动,构图丰富多变。山水人物图案的构图处理富有绘画效果。8 O, {+ A5 K0 `& T2 }& n$ N- b
  辽代的金属工艺,既受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又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并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性而创造了富有特征的金属工艺。如鸡心壶、八角铜镜及鎏金凤冠等。金代的金银器出土甚少,铜镜有四手观音双面镜、观音纹阳燧镜、双兽连珠镜、莲花八乳镜、双鱼镜等。在金属工艺发达的基础上,金银工艺也随之发展,在部分铜铁器物上按图案阴槽,填以金、银、丝、块、圈、点等,构成优美的装饰,与原器质地相映成辉,光彩闪烁。
6 q( o" L( q7 g0 t, U  元代金属工艺以金、银、铜、铁、锡为其主要原料,以铸、锤、錾、刻、编、累、掐、嵌等技术制成不同用途的日用器物和高级工艺美术品。金器工艺以掐、累、镶嵌技术为其尖端,亦称金细工艺。除了以金制成器物之外,还削金为泥,锤金为箔、丝等,用于丝织、漆器、木器的装饰及镀金以饰银铜之器。
6 _( A* \  P2 q- T; P: J  明代金银器工艺的特点是与宝石镶嵌结合。内廷设银作局,专为皇家打造金银器。其代表有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冠和江西明益王墓出土的各种金银器物等。银器作为金器的代用品,制成首饰、器皿,通行全国城乡。铸铜工艺获得了特殊发展,最著名的是铸于永乐年间,现存于北京大钟寺的金刚华严钟字体典雅严谨、端庄秀媚。据文献记载,是以外国的铜、铅、锡、胭脂石、安澜砂等原料,经多达十二炼后成器,以充庙宇供器或室内案头陈设。因其名贵异常,传世稀少,故内廷与厂肆仿制成风。
$ |, v/ k6 J+ U6 H' @- a; A  金银工艺是铁器的装饰,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盛行。多层镂空金银铁碗套是藏族铁金工艺的精华。清初安徽芜湖铁工汤鹏,创铁画,锤锻铁块,制成多种书画作品,别具一格。锡器作为银器的代用品而通行民间,明末清初归复善制锡壶,继之者有朱坚、陈鸿寿等人,所制锡壶颇受文人赞美。以上各朝代的传统工艺都值得云南大理白族银饰的艺术家深入研究并传承古代金属工艺的精华。: H6 ~) G; b) L8 x  @
  二、白族银饰概况. X+ }, g9 p1 m# r) B: b( C
  云南白族自古以来就有佩戴银饰的习俗,生产加工各种银饰品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大理崇圣寺出土的南诏银镯有串珠形、纹丝形、竹节形和圆环形多种,可见当时银饰品种多样。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白族吸纳了大量的外来文化,这些丰富的异质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白族银饰的各个方面从而最终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白族银饰文化。% \. I8 U+ A% l8 ~( S' N, H. }
  三、白族的金属制作工艺
+ G" M" k4 V4 e9 L0 M# W  白族银器加工的基本技法有捶揲、焊接、抛光、錾刻、花丝、剔空等,其中以錾刻和花丝工艺最具特色。(1)錾刻工艺。錾刻工具一般包括一把锤子和一套钢制錾子。根据錾刻对象的器形变化、图案大小以及肌理的不同,錾头也被磨制成尖、圆、方、平、凹槽、月牙、花瓣等多种形状。白族錾刻工艺主要有阳錾、阴錾、平錾、镂空等方法。錾刻的线条流畅与否、形象饱满与否、气韵生动与否将充分体现出银饰做工的优劣。白族工匠一般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学习錾刻技术,通常需要学习3~4年才能成为熟练工。(2)花丝工艺。用极细的金银丝进行编织、堆垒、掐花、焊接,做成各种平面或立体的图形纹饰,叫做花丝工艺。白族花丝工艺主要用于藏族佩饰、旅游产品和首饰中,其中以藏族佩饰要求最严,工艺最精湛。白族一直属于云南土著民族中的上层民族,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战争动荡,经济持续富庶,因此在其纹样中找不到富含沉重历史意义的题材,而以植物、花鸟、鱼虫为主。不难看出,其装饰纹样总体倾向于自然轻松的风格,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反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生存状态。
4 {8 u4 S/ D/ a# U  四、白族银饰的文化意义
* s0 O  B+ y- m! a  k5 ]- v  白族装饰纹样亦可体现与汉文化的关系。龙纹、山纹、水纹与汉族纹样基本相同。尤以卷草纹最能体现汉文化对白族文化的影响。南诏大理时期,上层白族显贵十分仰慕、崇尚汉文化,不断派出子弟入京入蜀学习唐宋儒学。>>新唐书<<中>>南蛮中·南诏传<<说南诏王异牟寻提倡“俾附庸成都,名之以国,许弟子入太学,使习华风”,“业成则去,复以他子弟继之”。南诏与唐的关系破裂时,有时通过战争来掠夺汉族工匠以进行间接的文化传播和接纳。如太和三年,南诏军攻入成都,“将行,乃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货而去”。同样,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兴盛也极大丰富了白族的传统装饰纹样。南诏时期,佛教各种教派分头传入大理,与白族土生的本主宗教互相渗透,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佛教信仰。佛教盛行之后,以莲花、宝相花为代表的佛教纹样也开始广泛流行。至今,宝相花纹仍属白族传统纹样的典型,亦可看出佛教对白族民族审美倾向的影响作用。
  Z5 o0 w& p6 {  五、云南白族银饰艺术的现代发展
6 P4 k7 n) P! a/ r: r5 S  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现代设计如雨后春笋,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姿态,并渗入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跨越众多学科门类和体系。现代设计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设计的的使命是寻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答案。云南大理白族银饰作为一种豪华而又贵重的生活用具,它在现代的发展应强调造型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强调新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强调艺术设计与工艺劳动的相结合;强调使用新的物质材料、新技术和使用功能决定的现代抽象形式;强调艺术家之间的协作和打破艺术家与匠师之间的壁垒。要求艺术家对形态、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与体验,包括平面与立体的探讨与理解。在今天的设计中我们还应提倡自由创作,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设计的特征,大力开展国际、国内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文化性格的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集艺术、工艺、设计于一身的新型人才。
/ P. C3 C0 N! u6 z8 B3 q2 Z3 B4 k. D2 p  白族银饰作为白族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传承着白族的文化。同时,白族文化也是白族银饰艺术的灵魂,为族银饰的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深入研究白族银饰艺术的文化特征,汲取传统工艺的装饰设计及制作工艺中的精华、吸收现代设计理念,对于提升文化品位与内涵,增强民族特色与魅力,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将有特殊意义。
! d& R8 l  F! Q# u' L* G  参 考 文 献- u  w) e; J( T, `# A
  [1]卞宗瞬,周旭,史玉琢著.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8 ]; _/ ?) o  m! ]+ l  [2]闵如刚著.白族本主雕像造型艺术研究[M].云南:云南美术出版社4 Q3 [1 G+ m) I+ q$ h5 c
  [3]潘妙.云南白族银器及银饰[J].装饰.2005(10) . Z0 I7 r" {, O6 O2 i+ x- P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