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白族的舞蹈

4
回复
144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5 22: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J- I2 t& B2 ~4 c4 w  F
白族的舞蹈& _, L& h% `  \5 ^/ e$ H
白族舞蹈白族舞蹈较多,按活动性质划分,有娱乐性、祭祀性两大类。娱乐性舞蹈有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舞、模拟动物舞、兵器舞等;祭祀性舞蹈有羊皮鼓舞、手巾舞、碗箩 舞、耍花舞、灯盏舞、巫舞等。其中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 舞流行最普遍。霸王鞭、八角鼓舞多在喜庆节目和传统节目三月街、绕三灵时举行,男女各为双数,男者以入角鼓(八方八角鼓,单面蒙皮,边缘嵌着铜钱和铜铃)或双飞燕(竹板两副,上系彩带,左右手各执一副)为道具,女者以霸王鞭(长1米左右的竹棍,两头嵌入用铁丝穿着的铜钱数枚,柱上纸花,舞时发出响声)为道具,同台演出。舞蹈时,步伐、队形、花样很多,种类有“一条街”、“打四门”、“五梅花”、“金鸡打架”、“二龙抢宝”、“背合背”、“心合心”、“脚钩脚”等。 表演时,有单个表演,集体表演,男女交错,旋转对舞,演员随着霸王鞭、八角鼓在身体各部位敲击的节奏,双膝轻轻颤动,肩、胸、腰随之晃动,并用白语唱各种小调,同时还有苗 子或三弦伴奏,节奏鲜明,步伐整齐有力,气氛热烈欢乐。龙狮舞,即要龙和舞狮,多在春节和重大节日时举行,先耍龙,后舞狮,随后伴以花灯歌舞。
3 N, H) c+ k3 P0 {& E4 a- A
5 o; I) Z4 e- ^- t" |

% _1 }  E" t" D; S
; I8 i; r( t6 C0 e3 u3 W2 @6 A白族民间舞蹈概况
( E# x, R, w( S" O4 t* }
( |9 x3 g* V8 r) R( Q7 |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悠久,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之一。关于它的族源,有以文献为据的“甘、青氐羌迁徒说”,有按考古发掘论断的“土著说”,有根据民族形成过程的“迁徙、土著融合说”,虽无定论,但都说明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他称较多。两汉时的“昆明”和三国、两晋以后的“叟”都与白族有渊源关系。唐宋史籍白蛮”,元明称“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1956年11月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本民族的统一族称。
8 ?7 h& }3 A2 r( \, o9 T! x. P; {; ~& \+ ^; ?' n& A% J1 e' f

# k( ]2 l' D( T/ ]/ `  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无书面文字,在民歌、大本曲、戏曲和民间歌舞的唱词中,多借用汉字记白语。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湖南桑植县,四川西昌地区和贵州华节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唐代南诏,宋代大理国的都城。相传早在汉武帝时,叶榆(今大理)人张叔、盛览曾向司马相如习经学赋。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诏击灭五诏,攻占大厘城,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大理地区建立起南诏政权。此后,南诏向唐王朝频繁派遣友好使者及送子弟到成都学习汉文化,大量传入了中原的文化典籍。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吟咏过南诏的历史。+ V. D0 o0 M4 |

9 ~. Q3 f+ Z# c* f5 E% b# }: T& C0 h+ _2 O5 U
  元明清之世,旅行家马可·波罗、徐霞客曾到此并写有游记。在绘画、雕塑艺术中,有剑川石宝山的南诏石窟浮雕,《南诏国史画卷》和大理国《张胜温梵像画卷》、其中,“梵像画卷”绘有三十三个飞天舞人和十七个翼兽形舞神。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南诏王凤伽异从长安把唐玄宗所赠的胡乐和龟兹乐两部带回南诏。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诏王异牟寻派杨嘉明带二百余人的歌舞团去长安献《奉圣乐》,擅长音律的成都节度使韦皋进行加工“用黄钟之均,舞六成,工人,赞引二人,序曲二十八叠,执羽而舞‘南诏奉圣乐’字。”整个《奉圣乐》分四部:一、龟兹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军乐部。《奉圣乐》有较高的技巧和优美的舞姿。“唐德宗阅于鳞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宴则立奏,宫中则坐奏。”(见《新唐书》)《南诏奉圣乐》继承了西南古代民族的传统音乐与舞蹈,同时也吸收了中原、西北以至缅甸、印度(天竺)的乐舞而形成完整的歌舞艺术。唐王朝把它列为十四部乐之一(见《唐会要》)。说明唐时大理地区的歌舞艺术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s5 g6 Y" ]$ b0 Q9 n6 d( V2 e
4 }) p* I! Y! K6 [2 {* T/ s" _

1 M; M- D  o: G" P* S5 U2 B7 |  白族民间舞最早见诸文献的是唐人樊绰的《蛮书》。其中“蛮夷风俗第八”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这种习俗,在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南诏传》,元代李京《云南志略》,明代杨慎《滇载记》,清代周之烈《鸿雪诗钞》中,都有记载。白族民间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种。最具代表性和流传最广的是“霸王鞭舞”,它不仅在“绕三灵”、“闹春王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活动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较早记述白族霸王鞭舞的是清咸丰年间大理诗人段位写的《绕三灵竹枝词》,其中对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叙述得颇为详尽。说明在清代霸王鞭即已流行大理地区。4 k' a/ H& b- z& m8 o2 q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22: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族霸王鞭有各种套路,打法名目繁多,计有百种。除大理绕三灵中的霸王鞭外,洱源县的闹春王正月与田家乐中的霸王鞭,以及剑川的石龙霸王鞭、云龙霸王鞭和宾川霸王鞭都各具特色。在绕三灵中,跟霸王鞭联袂而舞的还有八角鼓与“双飞燕”两种舞蹈。绕三灵只在大理古城附近进行,因而这两种舞蹈也只流传在洱海周围。“哩格高”与“打呀撒塞”,白族又叫“打歌”。它产生的时代,目前无可靠的资料可稽,从歌舞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看,可能与白族先民的游牧、狩猎生活有关。如洱源西山的哩格高,是唱、走、舞融为一体,以唱为主,动作缓慢抒情。剑川东山的打呀撒塞,动作简单古朴。更多地保留了白族原始歌舞的特征。+ E) P8 [- }& H- p% R
, M+ ?: g2 o( [4 j5 s! }" ]

* o3 J" d0 Y, V/ k5 d
1 K* D0 x1 d$ j2 X
9 V, `9 t- Z. O+ N0 D9 E: L  I) M5 d4 s; |; p# J
  龙狮舞也是古老的白族民间舞蹈。白族地区古代湖泽遍布,不仅龙的神话传说特别多,且楼堂亭阁多有龙的雕刻。今大理市,尚有“龙首关”、“龙尾关”和“黑龙桥”等地名。白族的龙舞从造型到表演,都有独到的特点。如剑川白族求雨时的“龙舞”是用柳枝扎成。大理白族的龙舞,龙头、龙身和龙尾互不衔接,舞起来大幅度的转动比较自如,远看却有有浑然一体之感。清《大理县志》载:“元夕,家家燃灯,亦有鱼龙走马及鳌山诸戏……游人歌舞达旦。”可见龙舞在大理清代就很盛行。白族地区的狮舞由来已久。3 _) S$ S+ ^& A# K' E/ s6 {
- F9 z1 e0 i& \/ L. k) z: k

5 ]  o) M" \6 I6 I4 \, x! |" ]" O8 H2 [% c& c: k: p% L2 {
1 U! y+ o& R1 ]. ?5 P! Q6 I- c

( S7 _$ G' ^: V& j2 `' S白族民间舞蹈(包括民俗活动),通常都在三种特定情况下进行: # O& W9 L. u# G6 p/ v

6 ~* g6 ^7 {) O4 j# G' ~  第一种是在传统节日中表演。白族民间节日很多,除与汉族相同的传统节日外,还有本民族独有的本主节、三月街、火把节、拜二月、石宝山歌会等二十多个。几乎月月有会“白鹤舞”、“鹿鹤同春”、“凤赶麒麟”、“耍牛”、“耍马”、“耍刀”等民间舞蹈和民俗活动都在这些民族节日进行。闹春王正月,白语叫“搭哲娃芝高”。流传于洱源凤羽乡。闹春王正月的起源,据包大邑村老艺人李绍谷等人的介绍,是明万历年间,由任湖广宜彰县知县的包大邑人张大观,将那里所见的“迎神会”带回来,糅进了本地的民间习俗而形成的。还有一说是惩罚正月生婴儿的父母:因正月生的婴儿推算应是头年栽秧季节时怀的胎,而农村要求芒种时节,青壮劳力要全力以赴栽秧,不违农时,所以要惩罚那些不守这一乡规民约之人。  N# H5 v- J! c$ J- }4 C( c" r

4 U6 S7 o# u1 u0 f2 k7 \2 S, f
4 Q' I0 a4 |: P, E3 H( J) d2 x- I8 }0 j* s
% i# S# y' z- ?/ L/ _" C* M
, V( n' ~9 F7 s; d$ H
  闹春王正月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八日举行。地点往往选择在乡村广场。活动之前,由村中群众自报扮演角色,角色有堂官、副官,背弓箭者,有传牌、衙役、甲长,渔、樵、耕、读、工、商者,哑子、哑女、打莲花落者,教师、算命先生,神汉、斋公、斋婆和正月路子——“冲犯春王者”,计约三百余人。其中女角,多由男扮女装,各个角色都有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开始前,先由打扮成古怪滑稽的传牌人,手敲铜锣,步行或骑马到附近乡村,传呼“闹春王正月!”以招徕观众。演出顺序,除“迎接堂官”、“审讯犯人”、“宣读圣旨”等几场,集中在一个场地进行演出外,其余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各占一个场地进行。整个村子分成几个场地进行表演或在同一场地交替表演。各场演出中有霸王鞭,“跳神”等舞蹈穿插其间。道白和唱词大都正意反说,或采用白语的谐音词以逗趣。待传牌者将“犯人”从受罚人家中提到大堂前进行审讯,“犯人”认罪认罚后,表演便进入了高潮。闹春王正月现已不多见,有逐渐被田家乐取代的趋势。
0 ^2 C2 U% @# q+ p/ F  ~: i3 r4 h( B3 ]
! n- n& ^1 o2 ` 5 n1 v0 c  K, m' x

5 Q% L- P  A& r5 x' u 7 e% y6 o. f  y2 V* N
: F- u, B6 D! B- M( `$ g
  兰坪县白族那马人农历二月初八至十五日举行的“杯日往”,又称“跳二月”,汉语称二月会”。是一种大型集体歌舞祭祀活动。跳杯日往,表演者要有六个祭师,代表六个家族,有武士(称“产资告”),男扮女装的金宫娘娘,有“跳天宫、破天狱”的天干,有戴红面具的吴三桂、黑面具的马三宝及仙子,仙女等。程式内容十分庞杂,表现了当地白族群众对本主、英雄、祖先的崇拜。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2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种是在农事劳动、栽种或收获季节中进行。如田家乐又称“秧赛会”,白语叫“撒直”。流传于大理、洱源、剑川、云龙、宾川等县种植稻谷的农村。田家乐演出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栽完秧以后,在各村广场举行。有时也应邀到邻近村寨表演。它的组织者,一般由生产能手担任,称“秧官”和“副秧官”。秧官负责统筹安排秧赛会各种活计,副秧官负责秧会的生活、记工和收支账目。田家乐的演出,习惯在筹办秧赛会的班子内分配角色。各县的田家乐各有特色,但表演程式大致相同。整个活动,场面大,角色众多,可达八、九十人。除秧官、副秧官外,有扮成渔翁、樵夫、犁田老夫妇、哑子、哑妹的,有扮成水牛、黄牛、懒汉、挖田农夫、教师、从事小手工业者,以及挑担货郎等;还有打霸王鞭的姑娘。表演开始前,秧官头戴一顶用秧苗做成的“顶带花翎”帽,身穿马褂长衫,骑高头大马,左脚穿一只草鞋,右脚穿布鞋,由马夫牵马前行。大队人马走乡串寨,边走边唱,一直行进到中心广场集中表演。
; X1 D) L# _$ ~* s8 U8 C. G) I- k' a" E+ G: I6 }% Q
0 T( I! B! @/ M. r4 \

; w- N0 y- n' x6 P7 r% _$ K
! t4 ^  ^- ~. V7 P; _$ S
% J1 V  w0 \2 f$ }- @2 r7 t  田家乐的表演采用白族的语言、音乐、服饰和道具。表演时鼓乐高奏〔大摆队伍]、[栽秧调]、[龙摆尾]、[龙上天]、[蜜蜂过江]等琐呐曲牌。霸王鞭、白鹤舞、跑马、旱船、蚌舞等民间舞蹈穿插其间,在广场内绕行表演。扮演各种农事活动和各行各业的表演者,演唱用白族“吹吹腔”,唱词幽默生动,表演惟妙惟肖,气氛显得热烈欢快。“耕田”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犁田老汉的妻子(男扮女装),看了令人捧腹。整个田家乐的活动囊括了水稻栽插劳动的全过程,表现出内涵丰富的白族农耕文化,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爽朗乐观的性格和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希冀。$ r8 Y5 ~% P8 O9 F; s' C

3 q1 k4 l* ~5 L6 N" D0 b% C# e
8 l: W7 ?0 R, {; t
. i: s( T0 D' [- l$ A- W" n $ c% l6 w8 R1 Q0 N3 L

: B+ ?, z3 u# m; A  J) U; @
, f8 g* E( }  w# R1 h
' @$ N0 I  C0 _( }  另有一种田家乐,它直接贯穿在生产劳动之中,如大理农村的“开秧门”活动。开秧门又叫“栽秧赛”,赛前秧旗插在田边地头,唢呐鼓乐齐奏。比赛开始后,落后者很容易被插秧能手用秧苗插在前后左右,将其困在秧田之中。此时有奏琐呐的人,下到田里,用唢呐对着他的背后吹,以示敦促。大理田家乐将劳动生产与文娱活动融为一体,作为一种民俗活动,越来越受到白族人民的喜爱。( i$ j- k; f! u* r% f! O( i$ S- O
9 |! ~3 b  x: r# Q3 w$ j, L' `3 A
( ^2 r, b( U- r2 I

9 y2 ~0 _+ B5 e4 G, } & D/ Q# l7 E" }0 `
, k1 x! R2 s+ i6 e8 J
  第三种是在祭把仪式和宗教法事中表演。白族信奉巫师、本主、道教和佛教,所以祭祀仪式和宗教法事的活动也很多。规模最大的是本主祭祀活动。本主崇拜是白族传统的意识形态,至今白族村村寨寨仍有本主祭祀活动。在举行迎送或祭祀本主时,有的本主庙会跟祈求风调雨顺的“踩马”和农作物丰收的“耍牛”结合起来,边舞边唱,以唢呐硭锣伴奏,颇为热闹。! g7 D' a/ q0 h/ s/ X5 B9 x  i
: @3 K- Y7 y7 d# a; ~8 Q5 S
1 S% G- a0 i. V1 H
$ }& q, V" n! L

. l4 Q1 f* {3 b+ c2 ^  c* t) ~$ J$ X8 o5 G% X' W0 _
  大理的巫舞跟本主祭祀以及“接金姑”的习俗活动联系在一起,一般由两个以上的巫师一唱一和,多时可十余人同舞。在舞蹈过程中,围观的群众可加入同唱同舞,且有一定的程序,过去巫师之间都有师承关系,舞蹈时也是由巫师带徒弟,执单面扁圆鼓(当地称羊皮鼓),男巫动作古朴、粗犷、单一;女巫则摆胯、顾盼、或俯或仰。剑川的巫舞一般在本主庙中进行,由巫婆神汉表演。舞蹈有不少程式化的动作,如“胸前叉香”、“双甩香”、“内外绕花”、“双甩花”等。洱源的巫舞,大致分两种情况进行:一是以村乡为单位的祭祀场合;二是家祭。家祭有接魂、摸底、问魂、对答、送魂等步骤。现在巫师仅在偏僻村庄还有个别活动。
$ P+ x( a9 Y, ]. N8 T
4 u  q! J% f9 V# Z+ |. m 6 s( |, n, V9 A& b, E# r% x" a( j
; u  |: E6 h, q8 [! r0 u% M7 e2 ]

, {7 Y. G$ [7 U* U- [, A0 F, R7 t) R8 w9 ~; c  B4 r
  大理的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大乘又有密宗和禅宗的不同。密教在唐代南诏国时期便在大理流行,而禅教则在宋末元初传入大理。在佛教法事活动中进行的佛教乐舞,现仅在洱源凤羽、炼铁,剑川的甸南、沙溪、金华等乡镇少量流传。有“绕坛”、“瓶花舞”、“花宝花舞”、“莲花灯舞”、“剑舞”等数种,多数是在寺庙的大殿或信教人家做法事时表演。山区还有一种图腾崇拜和原始自然祟拜的祭祀活动。如云龙长新区大达乡的“搭高锅”,汉译是“丧葬舞”或“围棺舞”。舞者均为男性青年,手牵手围成一圈,圈内停放棺材,正面和顶部燃蜡烛。在若明若暗的烛光下,舞者逆时针方向转动,节奏中速,气氛忧伤悲壮。这种舞蹈含有“灵魂不灭”宗教色彩。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22: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族民间舞蹈一脉承传,根基弥壮,无愧为白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b/ Y$ p; l% T3 N+ N- Q$ x/ i7 S0 k

+ Z, ]' B/ z, ?3 k   C* V  u  r/ Z9 b" s4 G* A* v
  N* [4 y+ {, s2 x8 l
  霸王鞭
1 [3 Z) y. `9 I1 l% T) b3 d1 e( G" k, @
  白族文化历史悠久,白族人口一百多万,绝大部分聚居在云南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昆明、元江、南华、保山等地也有分布,有少量散居于湖南桑植县、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区。白族民间艺术"霸王鞭"充满着喜庆欢乐的气氛。霸王鞭用约一米长的空心竹或扁形木条,凿约十公分左右长的四至五个孔,每孔内装二组铜钱,每组用二至三枚。  `' Y& @! `. T! A* q2 X$ Y
9 k% N: T% g& t. R$ t; V: C0 Q
  舞蹈时用霸王鞭围绕身体的主要关节碰击发出的响声和由此引动上身的拧、摆和小腿的变化和双脚的跳动,形成各式各样的舞姿和动作,舞动过程中须击打或碰击地面、脚心、膝、胯、肩、肘、手掌部位。舞蹈既刚毅矫健又婀娜多姿。舞蹈热情、开朗、豪放、潇洒,情绪高昂时,舞蹈随着音乐节奏变快,动作亦更加奔放热烈。- r  X: T# ^7 \) |

: i2 q' [% S$ Z) h, O! K
: r4 U( y9 T9 s4 l6 x! @) |% ]+ T. K" M3 V5 v8 V4 K+ {7 C
9 X6 }& r3 J, |7 U# k2 k

2 `" I& q3 F+ a8 @0 U踩马舞
7 @% l5 D( N" _2 w+ F3 e$ P" `. f7 j( K' Q* U" _; `. m( e- s
* O' x7 k7 H6 U3 l. h& Z
3 P6 i2 W& C9 a- g% O/ Z

" ^; n: \0 t! g, t# s) m) n0 v3 D
  踩马舞是流行在大理州洱源县凤羽地区的一种白族舞蹈,一般不单独进行,掌在节庆时和耍龙、舞狮、打霸王鞭等一同演出。踩马舞通常由能工巧匠用竹片和彩纸做成马面具,然后由表演者扮成红、白紫色的三、四匹马和一头小灰毛驴,分别代表生、旦、净、丑四个角色表演,演出内容多数是一些具有喜剧色彩的故事。表演者呈"8"字形跑动,说边边唱边舞,插科打诨,逗趣说笑。代表丑角的小毛驴可以经常跳跃腾挪,扮演一些滑稽逗人的动作,常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 ^0 }* ]& z, A# x6 Q9 ~

* v4 y$ h1 F. u; J* O& t/ k
7 [2 N# z) I1 s8 N0 F! ]) t. k9 u8 ]) r5 ?+ z8 c$ v0 A: w1 o

; {4 l4 x- s' i, S% i: m" R* U& y- J; k0 ?+ Q
散花舞
9 R, L' W3 \+ G; M
  C+ w7 T$ z8 U
; R1 M$ i+ t, q( l7 C9 i, u# e9 C& k) L8 w' M
  散花舞是佛教法事活动中的舞蹈。流传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和洱源县两地。洱源县又称“八宝花舞”,由四个和尚表演;剑川县由两个男性居士或藏传佛教的阿阇黎对舞;两地舞者跳这种舞时均手执一支缀满红、黄、蓝、绿等各色纸花的花杆表演。
5 t% B6 \( u3 `9 o* f  k* Z! _! Q
% ]2 |" O" ~2 [  a1 N

3 @  k1 [; v$ P . s% N0 R% p3 m# M" @6 C; h/ b

6 J. i5 R" Q0 m; x. z8 G  洱源县的八宝花舞由“花”、“香”、“灯”、“涂”、“果”、“乐”六个舞段组成。舞僧们通过六个舞段的表演,一方面去演释图解佛教教义,另一方面则藉此表达僧侣和主办法事人以乐舞祟神礼佛的虔诚之心。8 R! ?# x6 |8 M# \. I1 `

2 {) F! L4 L( K6 w/ v5 Z
% Q% V( s" U% r8 v
5 s: p1 O6 {1 r& B( e7 w* r
) B( I( f; Q! i- K
" |- u7 v  j3 c+ F9 B9 ]“花”段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主办法事活动人家和舞者以“八宝花”供养佛、法、僧三宝。7 }9 `% P* ^6 u  d
- J. `. a; w! ^. U
“香”段主要表现舞者向佛祖和众神灵敬香献烛,以表达虔诚之心。舞者通过夸张的献香、投香等各种动作及各种样式的造型姿态显示佛教“香烟不断、神道永昌”和“法力无边”的盛况。5 L) [' R* A$ _4 w3 Y
* W% ]" S5 U$ Q% J
“灯”意为“七星灯”普照万物众生灵。这个舞段从动作到造型,均系图解传诵“佛光普照”的宗教法力。表演时,舞者将花束道具当成灯烛去舞动表现。
" ]& z" Y: s7 g. q- G, n4 |' D% }& G' |! Z
+ C0 o( I6 h2 Y7 F+ G! L) k5 ^3 b

0 z1 r& {7 z) K5 @ 4 Q. @! o0 z# e+ g0 ?+ b' ~
& |$ {* [4 {! v7 c' {
“涂”乃梵文译音,汉意为“净水”、“甘露水”、“圆通法水”。这个舞段以唱、念、舞结合的形式表现观世音菩萨法力无边、救苦救难、施思于众生。舞的主题即舞者所唱:“一撒东方见道场,二撒南方保平安,三撒西方求净土,四撒北方得清凉”。
6 h5 X$ i' c" x4 F( `, b" m" e5 U' i' ~; U& z; O

; F0 o6 j  B6 v
7 H; |1 h6 y% J1 F9 F
' s# m( W1 j! G( ?- j0 ~7 J
- U$ O# B8 P) R  w# S! D“果”舞段主要表现以寿果、香茶敬献给佛教司寿之神,为众生灵和主事人家祈求长寿平安、六畜兴旺。舞者将道具当做祭献的托盘;表演者则充当“金童玉女”。舞中唱“金童捧寿果,玉女献香茶,供仰南极老,壶中日月茶”。交替变换的“童子拜观音”、“苏秦背剑”、“膝上栽花”、“美女穿针”等舞蹈造型与虔诚天真的童稚神态,表现出祈求神佛赐福降恩的意愿。
- m) n/ j3 g# L' a- J. e% e2 R1 o( A& K7 \0 a* a
“乐”舞段是散花舞的尾声和高潮。至此表示此次佛教法事活动已毕。舞者以毕恭毕敬的心情用乐舞向神佛谢恩,送众佛神摆驾回宫。舞段热烈欢快、节奏由慢渐快。舞者在高潮时不间断地齐声高喊,最后在调度变化较大的“龙摆尾”、“二龙吐水”、“满天星”队形中将舞蹈推向高潮而结束。
% f2 q" T9 r2 D$ w, R3 E! s
4 P0 \/ D, X) o0 `( |2 D  剑川县的“散花舞”舞蹈不分段落,一气呵成,队形变化比较丰富;内容与洱源县的“八宝花舞”相近。但舞者不是僧侣,而是居士或阿阇黎。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22: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绕三灵组舞 7 g2 ^: o7 b1 h4 Y8 N

8 {" F; f! n1 s6 h& w
$ O/ S, q% g/ [5 ?$ N2 C. W6 I, L* g' a8 T  t

) V/ [6 J4 ^9 m$ D" I% {8 L5 x7 K- \0 h% C9 R
 “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绕桑林”,白语称“逛桑览”,是大理白族集宗教、民间传说、歌舞、器乐为一体的民间综合性节日习俗活动。“绕三灵组舞”是在绕三灵节日中具有群众性的组合舞蹈,至今仍广泛流传在大理洱海周围的白族农村中。绕三灵组舞以道具区分舞种,其中“霸王鞭”白语称“大王鞭”或“得嘀抖靴”;“八角鼓”称“紧急鼓”;“双飞燕”称“双飞一”。舞蹈名称“霸王鞭舞”,在喜州镇称“打大王鞭”,或“得嘀抖靴”,挖色乡一带称“得双飞一”,而更多的则称为“绕三灵舞”。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