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9 }6 z1 c/ ~大理市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 f; K- G/ { X V- m) A% x" O提到大理,人们往往想到苍山、洱海、大理古城、蝴蝶泉等一系列热门景点,殊不知大理市正在将“美丽”植入乡村,积极推进“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出农业庄园……3 ?1 D/ a- c) h# z$ q
! |9 |% f2 ]- c) s9 \. g原标题:大理市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率100%
- b( ~$ f' E( [1 \% ~7 B& L' Y) D
提到大理,人们往往想到苍山、洱海、大理古城、蝴蝶泉等一系列热门景点,殊不知大理市正在将“美丽”植入乡村,积极推进“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出农业庄园、乡村旅游等旅游新时尚、新亮点,让一个个古朴的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
7 i2 T- u3 _: {$ n9 H. @: w+ o8 w8 z( Z7 `
目前,大理市共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415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80%,受益人口达到25.6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85%。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地区文明程度取得了显著提升。大理市共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415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80%,受益人口达到25.6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85%。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地区文明程度取得了显著提升。! E( b. V' |- G2 z3 E' w
+ P0 m0 `9 |/ o8 O) d大理市的美丽乡村建设为何能取得如此成效?小编为大家梳理了大理市委、市政府使用的“锦囊妙计”。
; z @/ ~2 V, ~! L
0 J6 }% P1 J" F$ l/ v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 d5 t. V* q8 F% `
& x) m% |8 z& n6 H9 i; {' ~2 i6 W
- E0 w" I6 ^: R ^2 }' B7 d+ r( z6 m
* o) I1 v! t0 D5 m! v% m2 L0 q在具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大理市充分发挥“长板效应”,抓住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以田园风光、农家情趣为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q$ N2 {4 }' O" q
; @% R: R# z% V4 X, r$ ]. a) O大理市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庄园经济,依托有比较优势的核桃、水果、红豆杉、蓝莓、苗木花卉等优势农业产业基地,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六有”的要求,建设了一批集生产、休闲、观光、体验、展示为一体的精品现代农业庄园。
0 p6 P) ]2 v0 P B, ~) _! v
! h3 m( ?! m: c此外,大理市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以骨干景点为支撑,以“农家乐”、“渔家乐”、“旅游客栈”、“休闲山庄”、“旅游示范村”等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l+ i. l# J, k" a( S+ }8 S( N
* {) b' P6 w5 k+ q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率100%9 L3 t- }2 v8 a' c& ^
" V; G7 O' V& K! h* Z6 d$ [
除了发展特色产业外,大理市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不少村寨旧貌换新颜。
g5 ]2 g6 c1 V, X/ C* Z5 R
( u. h, e) l# U: f7 j/ Z9 j7 K目前,大理市通村委会道路硬化率达到100%,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率100%,进户巷道水泥硬化率达95%以上。此外,还加强农村公交客运站建设,确保“路、站、运、管、安”五位一体协调发展;配套建设公共停车场、公厕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全面建成村民活动场所、议事场所、老年活动场所、红白喜事办客场所等公共场所;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实现美丽乡村示范点村村有安全饮用水、示范村全面通电、通网络、通广播电视。
. y* R8 L5 S& E0 x! V0 S: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