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q+ P7 Y) l( M1 h( B$ G2 _ 云南四海假期& W! O/ H/ S1 d/ x
6 Q; D& l& X, g g8 D0 r+ S3 n% j9 y
# h0 f' w. g% U6 [+ r
2 p1 A3 H( \; j, J f- y- O: u
一键关注 旅游,放飞自由!
1 c+ d7 R; y( Q% D' N 去哪?住哪?玩啥?吃啥?关注就知道!7 x$ g0 S8 ^' G4 r: s1 V
解决旅行烦恼,将快乐进行到底!
3 z: Z. [8 K0 F7 {0 E* @# ^) M% U; { 专业,专注,更专心4 l3 L/ D) r G3 R- R
云南旅游* F+ H; V8 h7 |4 C" X7 a/ U
. b0 N2 |0 g5 U3 T, I
6 i6 h- S4 ~: _$ v, p
. K% Z8 |& k( B* ?* k 大理+ T% V- ] z1 @) L3 g
非物质文化遗产竟然这么多5 {: A) S% n0 G) b1 W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辉煌的见证者。它足够珍贵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
/ T# L5 _5 j2 O! r/ ~0 p. t% h h+ l 近日,一份云南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云游君统计了一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499项,其中大理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近40个,那叫一个多。& I4 m3 a8 Y* z% _8 J( S+ M
大理市( V$ D) @9 i1 N1 x) d
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
) c" d. m/ `& a
$ v+ K3 ]8 x$ `0 k/ A V
" s- b" L9 B: Q/ y$ n% [- s' @
5 R. m# B: P+ {/ n4 Y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泠染制而成。
$ f% Q$ B% _. ^% I0 v3 P6 L 白族绕三灵(国家级)
0 p5 S- n4 |$ Y" B$ U; B. s- N+ `$ v0 _. B/ R( S& ?% z
$ w2 ?% ?/ x. A, n
4 T; E5 k ~/ [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族称为"观上览"或祈雨会,"观"就是"闲逛"或"游览"。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已有一千多年。
( `0 t; |- C) U6 t# o7 j 白族火把节
* `0 X" Y% M% D0 J' ^ r4 q4 {& D! U/ S' z; r& s+ G# e3 F* S
9 d" ?9 l) s+ J6 z
9 R2 q+ o2 Q1 L! J' Z/ R& H9 E 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U' \: z; W9 V t" g9 D7 T2 g
白剧
$ A( r9 k+ {; F
+ d2 o; D3 D1 ^5 Q
2 v( J/ o, [: S! a% H8 r
. j4 A4 B* y( G. s 1949年后,以吹吹腔为基础,吸收白族曲艺"大本曲"的曲调,得到进一步丰富提高,改称"白剧"。唱词形式基本上用白族诗歌常用的"山花体"用白语和汉语演唱,唱腔曲调有三十多种,表演节奏鲜明,规律严谨,比较古朴,有严格而固定的程式。1 T0 ]& C8 }( P4 }7 J: |, @
建筑彩绘(国家级)
- Q. h7 P4 r9 h$ p- \
: A4 B( ]3 a' p5 K0 ]* _( G2 B* |3 E/ U3 M! P; ^6 o8 ^1 t
& u/ Z0 y3 i( _! O- y
大理市白族民居彩绘普遍流行于大理市及周边白族地区。白族建筑彩绘是在建造王宫、寺庙的过程中,工匠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绘画基础上产生的。 |! R' d$ a6 }: K2 i
大理三月街(国家级)
3 N7 ^. s5 D+ w S2 _( z
* c6 G9 D" Y1 A
$ b2 e- W. j- ] M7 W" d$ H# h( ^. S) @. S) `$ }9 y
1991年起,三月街被确定为大理州各族人民的法定节日,文体经贸"同台唱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天至十天。2008年6月14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大理三月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0 ]. \& j/ @
周城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2 ?, u' }) [& h2 V9 i3 P, k7 n9 o \9 V
( h; x' R4 g. c
" a/ t- K, q$ F; C5 f8 U 周城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9 V4 x7 ~+ Y$ Q- F6 Y
白族大本曲之乡
9 R6 a5 i5 W3 Q. E/ _3 H; A" B( s8 L5 F& i, d: E# y7 D
2 f+ K- n1 z# l/ u4 f% c( P5 K2 ~9 S C8 `$ c
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唱本,因有一定人物、情节,所以又称为本子曲。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益艺,每逢节日,一人说唱,一人三弦伴奏,其唱词中大理白语、汉语混用,以大理白语为主,汉字白读,多为"三七一五"或"三五二七"、"七七一六"的格式。1 g+ ?) w- D" i: Q: ~ D+ W- V
大理石制作技艺- e: _ c/ V$ d% d& O( w- n6 x* L
2 ?+ ^* K/ |2 Z9 R. { X7 ^
+ d6 r/ U1 Q# C |
" [# P7 c# [. M; n6 o 古代常选取具有成型的花纹的大理石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大理石这个名称逐渐发展成称呼一切有各种颜色花纹的,用来做建筑装饰材料的石灰岩。( q2 ?% M. v; |& \7 a. g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
8 L& A$ }' O- W( \) i1 U
1 O7 m% d9 M& Q4 D
& y$ w- n; t5 x" i& W! ~% a6 T9 d( _7 n2 h' j5 y; [& J
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 g1 o: p$ i% Z; X" w6 O 洱海鱼鹰驯养捕鱼
8 J* P5 X; _3 m# F: J+ |4 e5 t8 y* e3 {
# _. p# R' u0 n1 g( T
. b2 N* {9 P m; s6 v 鱼鹰学名叫鸬鹚,原属野生鸟类,以鱼为食,是捕鱼能手,洱海渔民早在4000多年前,三星堆文明鼎盛时期就开始驯养鱼鹰,在祥云出土的鱼鹰手杖和浮雕鱼鹰铜棺,充分说明了洱海鱼鹰悠久的历史文化。洱海鱼鹰因渔民驯养有方,被培养成最通人性的鱼鹰,在主人优美的歌声引领下,鱼鹰捕到鱼后会主动靠船,把猎物交给主人。) z/ R3 B6 t4 q: R6 y6 t1 r
点苍派武术
2 v' M+ N, o' C" I- m* I/ F, y' i v
9 {: n) e- L- [: m9 t M) I- F0 ^3 \. j3 w. \. L3 m2 y
点苍派,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门派,位于云南大理苍山。该门派其实在现实中,宋元时期的「苍山剑派」是其小说原型。. |8 s2 _' V/ y6 C5 k3 }
白族三道茶
) B3 x! X9 h4 a7 c2 y& t6 I+ _5 C9 T# ]) t( X
* n/ L% j# B) S% V
) o1 x7 B+ ]# O0 o 三般茶也称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2 |& T5 A- C, c, Y" `
剪纸) W# O1 C) ^, O
8 c" e9 Q7 r) x( V$ @
4 _5 o+ g" W6 l2 Z) {
2 P1 J0 i$ |9 k: ^& v$ |4 D
剪纸作品其构图朴实饱满,优美逼真,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内容涉及民风民俗、传奇故事、翎毛花卉、鸟兽虫鱼、喜丧节俗、草木动物等多个品种。
/ m0 A+ Q5 c$ R* T. y 洞经音乐
5 X E( ?% u6 @( E
1 {; U& L5 T) T, {( C# n; s# x2 M7 V2 H* M5 ~# F2 z: T3 w
* o6 o! P5 ` n2 T7 \
洞经音乐是非常古老的汉族器乐乐种,起源于宋代的四川省,现流行于四川省,云南汉族地区和丽江、楚雄等纳西族、彝族地区,源于古代中原的道教丝竹乐。9 I: x$ F3 J! x
剑川县石宝山歌会(国家级)
1 O8 L# @9 p* n; ~
! z3 [: F3 v. s9 u( S1 E$ p2 M/ F+ L2 t, u
8 w" T4 x. \! z; e8 \# P R
白族剑川石宝山歌会每年农历7月27日至29日举行,会期3天。2008年6月14日,云南省剑川县申报的石宝山歌会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 E3 u8 A/ X0 J/ ]2 W3 F! b 金华镇梅园村白族石雕之乡
B3 J7 u# G: @- x
: U( ]" `6 k7 s) ?: W
* w2 `# J6 }; j- u9 H9 O |6 k5 j2 T6 v& L, ?: M, a0 i1 {
梅园村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石雕之乡,梅园村现从事石雕业者有19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3%,其中全家主要男劳力全年从事石雕生产的专业户有75户,全村常年从事石雕生产的从业人员有173人,并有45人外出承揽石雕工程,遍布云南省各地。
+ `( c1 i: z8 i; V9 j- g! t 打歌 R. w) W: H; Z4 y2 Z
9 r8 b& m; c! a& M( |7 V
: @& [+ j p+ s( n0 X
" w2 e- o N. r! q" O! f# }$ U
打歌流行于剑川东山,为自娱性的白族舞蹈,其动律在腿、脚,动作浑厚朴实,均为全脚掌着地,踏实沉重,一步一顿,踏地而歌,节奏鲜明,风格粗狂大方。8 h6 B |9 X. W9 O1 g
剑川白曲
) z- o/ u, v6 O( t4 j, e- | N' H4 Y& s0 j4 T% ^9 S( H
, y) b% j% C: ~( }# I4 \* o p! }5 _7 F* o
剑川是白曲的发源地,剑川白曲是白族地区流传较广、历史悠久的古老音乐品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剑川白曲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这是全州乃至全省唯一入选传统音乐的非遗项目。
7 y7 ?- q' s$ P% m! L. h- C6 v 霸王鞭
: t- ^( o ?: T1 a" u) Z! K3 V& y$ m- X& U' V/ r3 a
4 b/ [) n2 M3 t: D3 v1 l$ ^5 D3 N! d
剑川霸王鞭俗称石龙霸王鞭,其发源地石龙村位于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剑川石宝山,为沙溪镇所辖的白族聚居村。白族原生文化保留颇多,剑川石龙霸王鞭舞被中央电视台收入“闻鸡起舞”栏目,作为白族标志性舞蹈向全国推广,并制作成VCD公开出版发行。- h4 ~, O6 z5 H
白族布扎3 ]3 H+ W, {5 u4 C! B5 h
布扎是剑川白族民间传统工艺品。每逢端午节,儿童都在胸前挂一串布扎,用以驱邪镇恶,以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Q& M6 U6 N* ]: g4 P; v' b 沙溪镇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v3 P# w* k$ h: V+ T$ w9 G+ x1 B" a f. h2 D
8 s. I& s/ y6 c: [4 d1 Z' i. b
: ]# d/ c! j; J I/ j8 b 茶马古道上的最后一个古集市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在美国纽约宣布:剑川县沙溪镇寺登街区域选入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 x+ M6 d' B4 G7 L$ `* C- V 巍山县彝族打歌之乡(国家级); p3 s- b: D$ X- p+ p6 J# A! F5 Y
% J% w- k G; U$ R J" q
; j6 S0 @$ Z( b& J6 P& @8 e* Z3 c- K
2008年,巍山被评为国家级“彝族打歌之乡”。6 D+ g3 V) W9 U' _# O" A- T2 p5 F
二月八节0 I: O' E8 O6 U) {( U5 ]
3 v) B9 F/ i1 L; `
( |# Q1 N4 b- e+ Z5 V1 S7 T) N# W0 h, S
“二月八”是巍山彝族群众传统古老、隆重热烈的年。>>蒙化志稿·人类志<<记载:彝族“以二月八日为年,是日必将道路拦寨,祀密枯。! w* L5 s/ m5 e4 u
青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7 u) K6 d- u5 s$ _% | “村村寨寨篝火红,山山岭岭踏歌声,一支山头一个调,一片树叶一份情。”充分反映了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气息,和巍山彝族人民对打歌的赤诚与衷情之心。9 _0 q9 ~4 @- X0 {8 I
高台社火9 W) {8 `% L+ M) e: ]" v
2 h, s' W6 p, n* ]: |
# {5 `, ~' E* l9 L; O: I7 f" i
) X% o' L D1 {
每逢遇到重大的节日或重大的庆典活动时,巍山古城的老百姓就会想到高台社火的表演,如果将会有高台社火要参与节日的庆祝时,节前的几天就有人奔走相告了,一时之间,人们都翘首企盼着高台社火的出现。3 W- k& H0 H4 g3 Q0 q
云龙县白族吹吹腔之乡# d' B7 F7 z: s
" C C( b' `0 Q0 M5 I0 G, ^1 k) \/ P
6 I! p: v: K8 S4 Q# P8 I
4 d4 Q6 M4 z* B. r" X* X2 ]! c8 b 白族吹吹腔亦称“唢呐戏”,是一种白族传统民族戏剧,据专家考证,在云龙县已有500多年的流传历史。
- T0 }( @4 h1 C; Z# _ 诺邓村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N' s; P" A6 R8 I: w
4 c! B$ H' y' w3 A5 E. p$ Y9 O& z* L3 a1 X" g8 U0 a
- K! O+ m3 \; v6 g" Y# A
诺邓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的云南省云龙县,距大理州州府所在地165公里,交通便利。"诺邓"是云南一千多年未变的最古老的村名,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5 k2 u4 Q3 Z3 M6 P& R5 Q( K
耳子歌1 A" `" P6 l; m* W0 G) \
8 E+ ^$ ~. P# e f
: c q, c' H8 Y* o" V5 g$ }3 H$ c# f6 R
云龙白族“耳子歌”,起源于云龙山地白族农民聚居区,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婚俗傩仪,被有关专家称之为“一件刚出土的最完美的文物”,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 A+ m; n) O# Y: y 白族刺绣
0 Z4 `' ?1 B1 r. Y- E! I) x) y. ], r9 P: _3 Q. p# o' o
- m% F8 k- p* Y {; d: S: u# \( H! ~$ G/ T9 M3 }2 Y
白族刺绣是白族妇女手工艺。流行于大理白族聚居区各县城乡。广泛运用于服饰、头饰、鞋帽、裹背、针线包、枕套、帐帘等日常生活用品。
, y$ E8 S* i) w 南涧县彝族跳菜
5 s/ k) ~7 E$ h) G6 S" B6 C, `3 Q8 \1 U- n! @
7 Z3 u$ z9 Z4 \9 `4 Q# [0 G3 Q0 ]7 L0 a9 m
彝族跳菜,又名抬菜舞"彝语称为"吾切巴"),是南涧县境内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和增加喜悦气氛而跳的一种风俗礼节性舞蹈。2003年3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授予南涧县"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2008年,"南涧跳菜"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8 q) g3 G% |9 r# s: F$ \7 C 祥云县哑巴节
8 S K$ I" `0 Y. V* V3 n1 C% `6 R% D( f( M8 @
: L2 l' g5 k9 N" Z
: Q; T2 b0 Z/ l$ N! _
“哑巴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大年初八)在大营村委会七宣(属大营村委会的自然村)举办的一个民族民间盛大的节日,活动主要由村委会牵头,七宣群众自发组织。
( E8 u* h; V& U$ B 祥云汪情银器* E' `1 ^0 c6 T
+ h$ \9 Z6 ^4 f* Q) c2 B) f; u' F) _8 g/ d5 ^
' P* b# l K3 V1 ]0 X' T 和鹤庆银器相媲美的银器制作技艺。9 X0 k3 S6 J# O
陶器制作技艺, q# X+ F' M, ~$ U
6 F. m# h* g0 Y0 f) l5 r( H
" Z4 M" t$ F* U9 F
9 I9 u, ?6 }( Q6 w5 d
祥云禾甸镇大营土陶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很有名气,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 y! \9 g* `0 d# K" j 洱源县凤羽镇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0 `+ r5 e8 v9 C
( n1 h5 r. D! ~% y' E) I0 i8 I% L3 J3 z# R6 T& h6 z! l
! @& H3 P& ]1 u& {
2000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7 \9 b3 d8 E/ O- \# R K8 h 鹤庆县五星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6 v+ Y' ]- f* R* e1 E$ M
1 q q4 p; }# h
& i! w( i. ?% o& h$ N7 K" ?
; X% y( m& M8 F 五星村距六合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鹤庆县72公里。东邻和乐村,南邻六合村,西邻河东村,北邻南坡村。( Y1 l' L' a+ M1 U+ J9 p
传统手工艺造纸技艺
3 I. A3 G. \! P3 d
E$ I7 K3 P. i% r; ` k* k! N, T# ~. I5 n1 O
5 V+ Q( Q2 c3 H9 z 龙珠村是鹤庆县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贫困村,也是当地最早从事白族手工造纸的代表性地区之一,有近80%的农户从事手工造纸。8 N4 V7 y P7 S% j
银器制作技艺, i9 \, M9 K Q4 Q" M: M$ m6 F
8 z: |- R7 m( p! r! \" ]
: h/ \* U0 }1 s( H2 A' ~2 n
5 ?+ }* l( h* e4 K! t 在新华村“家家有手艺,户户有作坊”,他们的银器制作技艺世代相传,还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之长,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技艺。
3 L9 E1 t4 l) i/ q6 f2 j! h3 X+ L7 ]9 {9 l 宾川县大营镇宾川县wo村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0 R/ f! j: f n* B+ N' b% ~
- O2 r, m9 Y8 z6 w5 o) \
: g7 ]. X( z1 B6 S3 T! S+ o/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