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率100%
; j3 K3 a' S! w! L& ^( E) E, t+ u* Y$ \1 X
除了发展特色产业外,大理市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不少村寨旧貌换新颜。
1 |# Y8 F- y8 ^) Q' x5 U+ _: z! I! F) {$ B! ^: N: h @: V: f
目前,大理市通村委会道路硬化率达到100%,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率100%,进户巷道水泥硬化率达95%以上。此外,还加强农村公交客运站建设,确保“路、站、运、管、安”五位一体协调发展;配套建设公共停车场、公厕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全面建成村民活动场所、议事场所、老年活动场所、红白喜事办客场所等公共场所;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实现美丽乡村示范点村村有安全饮用水、示范村全面通电、通网络、通广播电视。, l" [1 y( K# j$ h- D
. F1 q5 s5 g4 r0 \: z- D; r7 n清洁家园:营造美丽人居环境- q4 V8 z0 M* W/ [9 S
% [" r$ k/ j- y4 o. f; ^$ }# h8 |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环境卫生整治让大理市乡村焕然一新。
3 g; k4 Z, \) d
# h1 P6 \- C2 E7 Q8 y( {/ W大理市实施乱堆杂物垃圾,私搭乱建等影响村容村貌和道路通畅的综合整治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全工程,广泛推广使用太阳能、液化气、电等新型能源和节水、节材、节能技术;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保护好水源林、池塘、沟渠等水利设施;加强和完善“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及时收集和清运农村垃圾;实施“点亮大理”工程和“平安大理”,为每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和电子监控设施,营造美丽、清洁、明亮、安全的人居环境。7 P7 e) R: }8 a/ S' C% k
" o1 @' Q5 i9 {+ U- Q
此外,大理市还因地制宜,突出大理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传承,推进“青瓦白墙”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建设;保护好村内古树、古木、古建筑和特色民居,对村、路、渠、宅“四旁”和公共区域进行绿化。
f! T; o1 p j( [. F4 c
4 a4 A1 Y( x$ d民族风情:各种文化活动惹人醉* a. x" Q1 t' S4 u. E1 L! V, j
; M* ]# F* ^! K/ R6 _+ J大理市不仅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的物质文明建设,也非常重视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从外及内、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 B% |& |# j5 G, s$ v9 P! H1 _+ U2 t: z3 {; w* e
大理市深耕白族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文化室和文化大院建设,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图书、送电影、送文艺”活动,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全面数字化,加快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广泛开展洞经音乐演奏、民间大本曲演唱、白族歌舞表演、舞龙舞狮、接本主、祭山祭海祈平安等充满民族风情的文化活动。; P7 P0 p+ i( f) y$ B7 U
5 B) @ {6 |$ o& X此外,大理市还通过“晒家风亮家训”活动和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志愿服务活动等,让村民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提升村民精神文明素质。
4 z+ M: ^4 W) l" N3 G/ s# _7 C) `: Q, } x! W2 T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时对新农村建设作出“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指示。如今,一年半时间过去,大理市的乡村迸发出了新的生机,大理市做到了,交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满意答卷。
! }" w1 {* [, |8 ]. ~( W8 C0 w5 j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