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V/ W# P' l; o% K) `* T+ D 走近这座道教名山,就被这座名山的建筑、彩绘、以及保护的完整所震撼了。这是一座神秘的大山,是张道陵所创立之五斗米道也曾传播到此,山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张道陵的故事。古保委的一幕说,道教教祖太上老君曾云游到了巍宝山,并在山上点化南诏始祖细奴罗,唐代时期,许多关于吕洞宾在山传教的故事至今仍流传于山间道观与村舍之中。) `2 l9 v3 [/ h8 I0 Z. S8 e) g
$ C+ S+ m! F: I3 X$ h9 p
" k" H/ Y6 ?3 T- O* k' j2 \
$ g0 q2 i! |7 i9 \% N" e& ], X8 B$ ] 摄影/朱文鑫
. \% h; _- H' O( |5 y( Z 我查阅了一本南诏野史中记载:“唐太宗贞观初,其父舍龙,又名龙伽独,将细奴逻自哀牢山避难至蒙舍川,耕于巍山。”随后受建宁国白蛮王张乐进求的禅让建立了大蒙国,自称奇嘉王。以后又由他的子孙统一了五诏,建立了中国西南显赫一时的南诏国家政权。这个南诏国的最初发祥地就在巍宝山。明末清初,很多道士进入巍宝山隐居修炼,收徒传教,并创建了青霞观、玉皇阁、依仙阁等二十余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解放后,巍宝山的道教宫观庙宇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保护。# m$ J' ]! K5 ~0 K n
摄影/朱文鑫& t/ ]0 F- K5 N
摄影/朱文鑫0 T- j# A: S9 u) B
一走进这座名山,发现现存道教宫观殿宇,布局严谨,格式齐全,甚至有的彩绘细节十分清晰。殿内金碧辉煌,立在殿宇前,被这里的历史厚重所震撼。巍宝山不仅是滇南的道教名山,而且还是全国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中名胜景点颇多,一幕带着我们主要观看了“天门锁胜”、“拱城远眺”、“龙池烟柳”、“朝阳育鹤”、“山茶流红”、“鹤楼古梅”、“古洞长春”等。4 ^, m2 _; k8 `+ j* ?& V" X
摄影/朱文鑫
( u# y, k9 [9 d 巍宝山,一座典型的道教圣地,巍宝山,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名字。你可能会问?是否因为山中有宝而叫巍宝山呢?不错,巍宝山历史悠久、古建荟萃、环境幽雅、自然和谐,许多文物都已经上了千年,每年春季,来自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来这里寻根,祈求平安。8 w0 _$ T/ w; X1 U1 R
摄影/朱文鑫
+ _, s6 s& [; [) T7 o4 I% @( I 那次来参加祭祖活动,被彝族文化的神秘所折服。他们身着彝族原始服饰,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地祭奠,至今还历历在目。今天再次走进巍宝山,如同走进了古老彝族建筑的艺术殿堂,与城市的喧嚣和繁华相比,这里更多的是一份宁静与幽雅。6 p5 k4 H1 S3 o/ q% x5 G: t& {/ O
摄影/朱文鑫
1 {, v2 ~" S3 {$ c! N1 K7 N0 l 在文昌宫的山门,一幕与晓虎拍摄了许多照片,走近大殿与二殿之间,一池清泉,明彻见底,湖水之上,有座亭子,四周青龙图画千年不失颜色,名“龙潭”。过去,当地群众在这里祭祀龙王。因此,此殿又叫龙潭殿。清乾隆年间改为道观后,大殿里供文昌帝君,二殿里供关圣帝君,殿名改称文昌宫。池中这六角形亭阁,改为文龙亭。
+ b1 W3 f% T# U2 Z# t& ` L 摄影/朱文鑫
3 q D* o# y, z4 S/ E! i 一幕特意让我们观看了一些细节,大家跟着她手指的方向来看,亭墩西面这幅壁画,即刚才我提到的,叫做“踏歌图”,它绘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95年)建亭之时。壁画长约1.2米,上半部分清晰完好,下半部分因为水渍,有些模糊。画面表现的是:40人踏地而歌,34人围成圆圈携手起舞;圈内3人起舞,吹奏笙笛,是舞场的中心;圈外亦有3人,吹弹扬扇,似在助兴。图中舞蹈者多为彝装打扮,男的多穿长衫,罩领褂,女的着坎肩,系黑围腰。整幅画富流动感,较真实地再现了两百年前巍山彝族人民踏歌习俗的场面,是珍贵的文物资料。! l3 {0 @; I1 i6 }" b1 w1 f' H1 K
摄影/朱文鑫
, H$ x: b7 p, l: V) _ 摄影/朱文鑫3 t7 j6 }. C6 t4 D+ j) P4 k9 z/ l
走近这座圣山,一下子清凉了。前山绵亘叠蟑,宫观多藏于密林之中;后山险峻陡峭,宙宇多依山势显建于岩壁之间。巍宝山除大量道教宫观外,也还有一些佛教寺院,如观音殿、甘露亭。我特意去看了路边的甘露亭,一位来自延边的老太太独守这这多院落。目前看,巍宝山道家与佛教相互的影响和融合,必然要植根于云南民族原始宗教中,吸收营养,与之结合、融汇发展。# [, L' o D8 R
摄影/朱文鑫
% ?5 m# W3 d t4 t 登上巍宝山顶,放眼巍山古城,城方若印,畴似棋样,瓜江如带,一派锦绣风光。% }( U5 a$ e7 k+ Q9 }2 W" l2 I
摄影/朱文鑫
+ Z8 t% o# S6 g 花大如碗,红似胭脂。行走在巍宝山中,时时会看到这样的大花朵,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 l: J) v$ W( { 摄影/朱文鑫
U" x9 O; b0 q: Q2 T. ?9 O 千古道教祖庭——巍宝山三清道以古、幽、奇、秀、巧闻名典籍。传说常遇神仙眷恋,即便时至今日,仍常现祥光瑞气之相,有缘者能见天尊显灵。许多来自八方的游客前来祈祷拜扣。7 z% D( u9 N( ^9 Z! @
摄影/朱文鑫
# X6 w$ U: }. E9 f" X6 _; z1 D 摄影/朱文鑫
- a) ~/ L) Z3 b; M3 G 静心而坐,一幅阴阳图静静地镌刻在魏宝山门前。这巍宝山近观前后,林海茫茫,殿阁历历。放眼远望,一派锦绣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