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目山原名宝华山,是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距祥云县城20千米,海拔为2070米,有:“清泉涌出;因名水目”之说。这个故事,还得从普及山说起。
# \; L8 j0 l. \0 T5 B& B3 M c9 \ w0 y 普济,又称杨普济,普济庆光,为水目山开山第一组。因大理国王室认为宝华山是一块难得的灵山福地,所以特赐普济一根锡杖到宝华山开山建寺。
9 X3 e& L! Z5 A8 c, _. w- ~! B9 _" v 普济到宝华山一看,山势嵯峨绵旦,林木幽秀,花开山坡。前则平原浩瀚,后则群峰削成,左有象山卫俯,右有天华护付,远远望去,犹如一尊弥勒大跏趺原野,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3 B3 s7 D& \) c* a 普济大喜过程,不禁喃喃自语道:“果然是我佛之灵山也”。细细查看。切又发现,华山虽好,但山上缺水。一边寻找水源,一边观察着建寺的地址,思考着今后的打算。走啊,走啊,走到了半山腰的一个山箐里。看看周围的环境和山脉,普济精神大振,感到大有希望。于是,沿着山箐爬到了一颗大龙树旁,还是不见有水。口中忍不住说:“此地应出水啊,何以无泉?山如此之大,林如此之密,水都藏到哪里去了?”说着说着,普济情不自禁地举起锡杖,朝着一跨低洼的草地山奋力一戳,将锡杖插在地上。此时,普济感到很失望,浑身觉得筋疲力尽。于是,就在锡杖下跏趺而坐,闭目入禅。不料,一时竟难以入定,口中自然而然地念起《金刚经》和《大悲咒》来,念了一遍又一遍,念得口含舌燥,还是未能入静。就在他准备离开,漫不经心地拔出锡杖之时,一股清泉咕嘟嘟冒了出来!
/ o5 x4 ]' K* w
普济一阵惊喜,禁不住笑出声来,对着涌出的泉眼说:“原来苍天有眼,水也有眼啊!”一边说一遍用锡杖使劲往下戳,水越冒越大。普济无比兴奋,越戳越来劲。不一会戳开的泉眼已有一般大,冒出的水哗哗直流。看着清莹的泉水,普济激动得两眼流出了热泪,双手将锡杖高高举起,仰天大声说:“此乃宫中护宝,今得此泉,皆锡杖之功也!”5 ~3 _! u: O6 h) |6 I+ `
普济因以杖桌泉,泉眼顿开,涌泉清莹。后人逐将宝华山改名为水目山。/ u* E! K* N& |* G! ]) ^& b
水目山还有“枯井取水,风洞游仙,木狗守场”等传说。
# H% ^, W0 ]+ F& m0 r! ^7 y " {" d+ j% A. K( m& \
相关旅游线路:水目山一日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