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0
回复
28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1 16: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基本成分。
  学前儿童的道德认识带有具体形象性和很大的局限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有所提高。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认识是笼统的,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学前晚期,道德认识逐渐分化,广度、深度也有提高。最初,儿童对“好孩子”的认识,只会笼统地说“听妈妈的话就是好孩子”、“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以后,逐渐加深.和完整了这种认识,他们会说:“听老师的话,不打人、骂人,不淘气,好好做作业,才是好孩子”。
  道德判断是用已有的道德认识去评价行为的好坏。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至于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他们还不很理解。只有到了学前晚期,才能开始从社会意义上来判断道德行为的好坏,但这种判断仍然是具体的。例如说:“我爱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是英雄”,但为什么是英雄,他们还不能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理解。
  学前期儿童的道德情感,如同情心、互助感、义务感都有明显的表现。如大孩子照顾小孩子,把自己喜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吃东西不是尽挑好的,拣到东西要归还原主或交公,为班上做好事等等。
  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包括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式和技能,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等。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动机往往受眼前事物所制约,或为遵守成人的严格要求而激起。学前中期和学前晚期的儿童,出现了初步的独立主动的社会道德动机,但仍受具体形象的道德认识所制约。
  学前儿童的道德意志比较薄弱,初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在成人的监督和鼓励之下实现的,到了学前中期和晚期,开始自觉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技能才能实现。有些儿童常常由于没有掌握到有关的道德行为方式与技能以致不能达到良好的道德目的。教会儿童实现道德行为的方式和技能,使他们的道德行为能够顺利实现,会使儿童产生良好的道德体验,不断增强他们的道德品质修养。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