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孩子精神生活时,父母们可能会深刻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神圣职责。父母们只有成为孩子的启蒙者以后,最高权力才算实现;父母们只要把神圣的精神传输给孩子,才算完成了养儿育女的这一神圣目的。
  困惑和疑虑充斥在这个世界上,因此,对孩子来说,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之坚定不移,就变成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三种解决方式:
  第一种,用我们的思想教育他们等待时机。
  第二种,对已经出现或将可能出现的疑虑和困难,我们尽力帮助孩子解决。
  第三种,教会孩子抓住事物的本质。同时,还要关注当代的思潮,使孩子在接受各种新认识时,都能够坦然面对事实,还要保护自己,免受致命错误的影响。
  第一种方法对年轻人来说有失公平。第二种方法也不可行。因为他们习惯了母亲的保护,当困难来临,他们往往发现自己无法应付,这样匆忙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好的解决办法。这时,他们认为自己被培养成废物,为此而气愤,还为自己的懦夫行为气愤。他们把自己看成了懦夫,也为被时代抛弃而气愤,这样他们很容易转变立场,成为一个好斗、爱挑衅的人。我们仔细看看第三种方法,首先是关于对当代思潮的认识。年轻人盲目崇拜当代的舆论,年轻人急于知道有关宗教和生活的全部重要问题。他们不会局限于父母所认定的思想领袖,他们热衷于当代著名思想家的观点,他们想被新潮思想抛弃,他们对每个问题的内在本质,更感兴趣。
  当父母们看到孩子常常放弃自己的理想时,不应当为此吃惊。这样的变故,一直存在于培养孩子的全过程中。它一旦发生,谁都无法改变。自己选择的领袖,孩子是公开追随的,倘若家教太严的话,也可能是秘密的;从内心里讲,孩子们是虚心、谦恭地改变着对父母的忠诚。对孩子的这种叛逆,父母们不应该感到气愤,因为,如果我们的兴趣超出了家庭的范围,我们也有权利做出这样的选择。
  孩子正处于好奇的时期,会常常追问父母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父母常常就会用一些听上去聪明、实际很模糊的答案,给孩子胡乱解释。事实上,此时的父母用“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才是正确的。因为“我不知道”的回答能够带来求知的努力,以及为寻找答案所需做的必要研究。即使那样,我们还会不时碰到书上可能存在的错误。采用这样的教育,十分有利于实现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