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2017年将实施100个项目保护治理滇池

0
回复
102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3 23: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力争到2020年,滇池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今年实施100个保护治理项目,完成投资33.1亿元。
; v5 R5 T# @, m- A7 f
9 Z9 r; c) t8 K1 t; _# J6 l
. i" ?; R* T! [3 h. x 去年,滇池外海和草海水质类别均由劣Ⅴ类提升为Ⅴ类,这是滇池自1995年以来的最好水质。16日,昆明市2017年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举行。会议提出,力争到2020年,滇池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今年计划实施100个保护治理项目,完成投资33.1亿元;滇池外海、草海水质稳定在Ⅴ类。0 z, }  v2 n# n: R! n4 k5 {
机制8 ]. \$ d  }; t
河长制工作方案! S) x, [0 G3 }- I6 c  w' p# ?: s- z
6月30日前出台" P9 d$ j& a& ]* s( g4 ?: Y
今年的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中,昆明市将深化河长制,制定出台全面深化河长制的工作意见及工作方案,要把“河长制”由滇池流域推广到市域河(渠)湖库范围,各县(市、区)于6月30日前制定出台相应的河长制工作方案。7 r8 x7 q& L" L4 n1 b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市还将推行区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在滇池流域实行水环境区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依据水质断面考核和污水治理任务完成情况,在河道上下游相关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间进行经济补偿。会议提出,4月30日前将制定出台滇池流域实行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和河道综合服务管理市场化运作两个办法,并在新运粮河、西边小河、新宝象河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年内在滇池流域河道全面推广。
# n7 b$ d+ ?  ~% r3 w, I措施7 Q* j  x7 D. J
与清华合建滇池高原湖泊研究中心
2 o# |8 B! u  k; \今年,蓝藻水华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昆明市将采取工程措施与机械打捞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滇池重点水域蓝藻水华的清除力度,减轻蓝藻水华富集,5月31日前完成滇池外海北部水体置换通道提升改造工程建设。. j% @- ]  y0 r$ r& N
与此同时,加快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滇池高原湖泊研究中心,深入研究滇池蓝藻水华发生成因、控制策略及措施。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管和信息化体系。11月30日前完成滇池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及信息平台和滇池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两个项目建设。
4 j# {9 {$ H: o- c7 R& Z, D9 ]截污
* j& {) ^5 ^* _, ?+ N完成15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
  J+ |' }- H3 B. F  h- _- {随着环湖截污工程的建设投用,滇池保护治理逐渐实现了从末端截污逐向源头截污的转变。今年,昆明市将继续把彻底截污治污作为滇池保护治理的最根本措施,重点解决好污水管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完成152公里管网建设。
+ ?. Z- d! n/ H- \+ y1 W同时,启动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6月30日前,还要完成环湖截污东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将投入1亿元,对昆明市老旧排水管网进行改造。" |% t' N5 ]3 G+ I3 F( H
加大河道及支流沟渠整治力度,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推进宝象河、海口河、清水河、冷水河等河道及溴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2017年6月底前海河要从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实现销号;到2017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p, _6 x. n7 G  U6 V
生态) z: D: S+ u9 E8 }' y
观音山南观音山北湿地今年建好1 k8 ?& }: d5 B8 f+ v9 S6 [/ l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昆明不断为滇池造“肺”,形成了超过33.3平方公里的生态带。今年,还将继续实施滇池外海生态建设“四退三还”工程,推进拆除38.54万平方米、提升改造24.5万平方米;实施滇池流域面山植被修复工程,完成未成林造林补植和幼林抚育10000亩。6 l, P. u6 \, T# s9 G# t2 p
今年,一批新的湿地列入了建设计划,将全面完成官渡区星海半岛湖滨生态湿地建设工程,还要求滇池外海西岸湿地建设工程完工,包括观音山南、观音山北生态湿地建设。启动西华湿地建设,年度完成投资2亿元。修复草海片区湖滨生态湿地,包括西山区新河片区308亩征地拆迁及湿地建设,投资3亿元。
& p1 c0 K" y! U/ g云报全媒体记者李超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