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发展花卉产业 减少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 - E! O m4 Z/ n) @& p
大理州洱海流域有花卉面积2.8万亩,花卉综合总产值37.8亿元。据测算,种植花卉每亩平均使用化肥比常规种植的作物(玉米、水稻)减少用量30-50%,花卉秸秆等生产废弃物,可就地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保护洱海的重要一环,在大理洱海流域规模化发展露地花卉产业,能够明显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是农业结构调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量行动的重要举措。- Y; \. w2 p1 i
主打加工用玫瑰花8 D1 p; d$ e O3 }1 r! s8 x) ~5 g
洱海流域2.8万亩的花卉里,有特色花卉0.95万亩,特色花卉产值19.28亿元。绿化观赏苗木0.95万亩,加工用(食用药用)花卉0.47万亩,休闲观光花卉0.43万亩。
/ f3 y# I! |7 ?洱海流域花卉加工业目前主要是加工用玫瑰花,玫瑰加工企业达到7家,其中取得玫瑰馅料、玫瑰茶、玫瑰饮料和蜜饯生产许可证(QS/QC)的有3家,作坊式自产自销的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有10多家。生产出了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玫瑰细胞液、玫瑰花馅料、玫瑰原浆、玫瑰花酒、玫瑰冲调饮品、玫瑰花茶等,还开发了一系列玫瑰乳品,拓展了玫瑰花的应用范围。 g1 p9 f9 G" u6 {# e5 z% p i9 G- Y) T
洱海流域花卉产业发展着力研究和推广使用节肥节水综合技术,大理州阳光森林园艺专业合作社研发成功的“洱海农业面源污染减量多塘净化系统”,云海芳草、兰国花业、云南怡品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和特色花卉企业使用轻便基质繁育种苗和盆栽花卉,精准施肥和节约用水。大理银桥云海芳草休闲农业项目种植花卉1013亩,2016年花卉平均每亩使用化肥4.6公斤,施用有机肥31.4公斤,比常规的水稻、玉米种植每亩少用化肥15.4公斤,减少化肥使用量77%。! o2 D0 ?* L# ~
建设洱海流域高效生态花卉示范区) k+ i4 v* A. C B! m9 O
下一步,结合大理丰富的花卉资源和旅游资源,大理州以洱海流域为核心区,将各县“孤立”的花卉点,通过旅游等产业资源串成一条特色鲜明、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花卉产业带。通过特色花卉转型升级、休闲观光花卉差异化发展、加工用花卉生态化发展,把全州花卉产业作为大园区规划,贯穿一二三产业,以三产业为主,深度融入花卉元素与花卉文化,加快发展花卉旅游,提高花卉服务业产值比重,实现花卉产业发展新突破。其中洱海流域高效生态花卉示范区是大理花卉产业园区的重要内容。
& V1 O4 H0 B: l- M0 W% `5 r, u洱海流域高效生态花卉示范区包括:在洱海流域与旅游结合建设5个3A级花卉景区,创建1个国家级花卉文化示范基地,1个特色花卉文化种质资源库,建设1个玫瑰花加工平台,建设1个野生茶花、珙桐原生境保护区。0 K' h$ r' w) }. o f' R# e
建设洱海流域高效生态花卉示范园区,是依托洱海流域重要旅游景点,结合洱海保护,通过种质资源库、苗木基地、生产示范园、花卉观光旅游园及民俗文化展示园,配套花卉科普展示区及花卉产品生态超市等的建设,以花卉观光、花卉休闲体验、花卉租摆、花卉婚纱摄影、花卉及花卉工艺品、加工品展示销售等方式,为旅游加入花卉元素和文化,促进花卉与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洱海流域高效生态花卉示范区。1 V8 e: H+ @0 j$ E2 g1 Z# ^
通过依托旅游资源,建设花卉园区,设立花卉超市,提供花卉租摆、花卉摄影、花卉产品展示等方式,消化特色花卉存量,实现特色花卉转型升级,如大理苍山植物园经营模式;休闲观光花卉要结合临近旅游景点,突出个性化、特色化,实现差异化发展,如云海芳草、云上花海突出个性化经营模式;加工用花卉因其食用性特点,突出种植环节的生态化,确保加工产品的绿色、健康、安全,如阳光森林的截污系统生态种植模式等。( ~: I1 E8 a* P6 x+ c$ T
大理州农业局花卉产业办主任王兆美介绍,园区建成后,可优化洱海流域农业种植结构,在花卉主题园、休闲观光园和加工型花卉生产区生产基地建设中配置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可实现节水节肥,花卉秸秆等生产废弃物,可就地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可有效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提供健康、绿色、环保的花卉产品和服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有效减少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效益明显;可带动旅游、餐饮、交通、住宿等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社会效益显著。
4 Q7 M; J6 U# D# u(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陈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