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有魂魄 匠人自恭谦 % O+ c! U7 r: V! H1 A
5 B, V2 W# x$ W$ Q" p2 }
寸师傅说,他一辈子就打一只镯子
% u9 Z0 Z1 K# I& t, u. m云南网讯 在 大理州鹤庆县,有一个新华村,住着全中国最鬼斧神工的一批老银匠。
5 C% z2 m# c% X0 R) T这群曾经踏雪过山的老匠人,一边守护着千年传承的技艺,凭借“一张打”的盖世绝艺笑傲江湖;一边依靠互联网和淘宝店,把自己的匠心和手艺传递给世界。 1 K3 w: _" L* w# z7 o( v
时代在变,心态和精神不变,在不慌不忙中的锤起锤落,正应了那句“器物有魂魄,匠人自恭谦”。 2 M/ Z; \! ]' F
走进新华村,村口挑一幡子,上书“小锤敲过一千年”,这里几乎家家能锻打,户户有匠人。据《鹤庆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新华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加工民族首饰等工艺品,从唐南诏时期就已是云南铜银器手工艺中心。据了解,如今全中国30%-40%的手工银器都出自于这个小小的村落。
$ ~8 v6 C: [, \7 J: Q: c) ^6 D+ m0 F' k; b8 ^. `
溶解,许多作坊根据自己的加工特点还是利用原始的炭火能源, 4 K) d" s3 i4 m; R5 n8 j
其特点温和易掌握,加工出来的工艺品色泽温润。 3 ^; y) x: w2 J
寸之昌,新华村一名普通的老匠人,如今儿孙满堂的他依旧习惯于每天一大早在家门口生起炉火,开始一天的锻造——今天的工作是雕一只龙凤呈祥的手镯。 " z9 s) |/ Q, T0 s R. M. v$ j4 P
经常来新华村采购银器的淘宝店主陈亮在旁悄悄看了1个多小时,感慨万千,“我看过无数匠人做手镯,就数这个老师傅手艺最好,这龙眼和凤嘴,要活了。”
" b( W$ Q- c9 g寸之昌一遍大笑,一边变换着七八种錾子在手镯上雕龙鳞,“龙要飞,凤要舞,这是雕龙凤的基本。”寸之昌说,他从十五岁起,便挑着小火炉,翻玉龙雪山进藏打银器,但一直专注打镯子,“虽然说‘一法通百法通’,但我这辈子就打这一只镯子了。”
" o P3 i4 T/ ~5 C% Q
: V F N1 [! q6 l9 N8 F0 p9 j錾花在整个工艺品形成的过程中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7 D2 P, S, `& q- S- x5 O这么神乎其神的手艺,难道就一直埋没于这个小村子?
" K! ?- N( M0 ~' V$ z4 `. c寸之昌推了推老花眼镜,随手扔过来一个记得密密麻麻的本子,之间上面详细标明着买家姓名,镯子款式,发货日期……
; [1 _- i' l% D$ E9 S“看,这上面的单子我再打三个月都打不完。”寸之昌笑着说,“我有淘宝店啊,我孙女负责接单,我负责打,全国各地都有来订的。” - u. J d# @* K4 f; C: x
寸之昌的镯子卖16块钱一克,4块钱是银子成本,12块钱是手工费,他一天大概可以挣300块钱。寸之昌说,他每天只能打一只手镯,全年无休也就365只,很多时候客人的单子都要排到半年后,“这是最对不住客人的,有时候只好连夜给他们打。你看,这对龙凤镯,就是给一堆新人赶的。” O/ l u; T; |2 t* R' k; y
+ E4 ]# G' `& h; R+ T6 c {一把银壶据说要敲打10万下才能成型
. T, s' S* a0 l/ O% a和寸之昌一样,新华村的老匠人几乎都有挑着炉子,在滇藏川等地打银器的经历。直到银匠村和互联网经济相结合,这群老匠人才不用走村串户讨生活,而是在家潜心修炼,传承技艺。
; a7 u: ~( V) ^* {千年来,新华村的银器传承靠的是身传口授,传男不传女、传单不传双,这种传统的沿袭方式致使无法形成一套系统的工艺加工理论知识,而在在沿途中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如今,无论从熔炼、选 材 、下料、锻打、淬火、拉丝、画样、錾花、焊接、抛光,所有环节都已经笑傲江湖,独步全国。 $ w+ O* U' e$ U/ R. v
新华村的老匠人有几百人,每人手法不同,专攻的款式也不同,比如全村唯一打造银藏刀、人称“藏刀寸”的寸师傅就说,他的藏刀通过互联网卖到了法国,“以前最多被人卖到拉萨”。 2 K7 z3 D% n8 D3 D# {
他说,去年有一对法国夫妻甚至因为喜爱他的藏刀,直接跑到他家里住了三天,看他怎么从有到无打出一把银藏刀的。 1 u; w% ~ R+ Q. K1 R5 F/ a
$ x7 Q0 P) y( y6 Y; h% q
“一张打”银壶的最后一道工序,清洗抛光。
$ m( ]3 M# p N7 B; f* D( N所谓一张打,就是用一张银片打出一把壶,属于银匠工艺中的绝技。
& k" S$ C- j% L6 m, B' B这群乡村老银匠,虽然隐于苍山、匿于洱海,但是在互联网上,他们却是大名鼎鼎,迷妹无数。
# t0 d5 m Z! u: c. ?' e* e# }王彦龙,1991年出生,淘宝店“山里人手工银饰”的签约匠人,他谦虚地说:“我的手艺只有我爸的7成,普通银器的锤法和刻花已经差不多,就是‘一张打’的手艺还不行。”
* ]! E" ?( u+ w6 d+ t2 E% ~3 w所谓的“一张打”,就是直接用一张银片打出一把完整的银壶,工程时间大约15天,需要捶打10万次。
, l9 y( c; V8 ]8 y/ ?. X8 S
! d, R) [2 X5 v G1 a9 g“这应该是银匠手艺里的绝技”,“山里人”的老板陈波说,“这些年我也一直去日本等地学习打造的手艺。很多设计,人家的确比我们要好。但是自从我们研究出‘一张打’技术,连日本匠人都佩服得不行,有日本客户还偷偷在我的淘宝店里买了壶,拿回去仔细研究了。”
5 H, S: o+ p( A云报全媒体记者 陈文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