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洱源法院将打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浓厚的本土气息的法治文化广场。 : m8 C5 ^5 {/ Q3 c
7 z) ^% L! I, w( L
% q3 z3 t; W p" b0 T, t6 f ; C* q$ q! Z% q( }$ |' q
邓川法庭法治文化广场。7 s5 @ h* Q( c; w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大理洱源法院将“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以点带面,推进全院各项工作”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即突出邓川法庭这一重点,打造法院文化建设与审判工作有机结合这一亮点,进而在全院推开、深化和拓展,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审判、执行各项工作。
& k" _% H' m1 l7 E8 d为推动法院文化建设取得实效,邓川法庭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以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法治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努力提高全体法庭干警的综合素养,法院文化建设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底蕴和功效,受到了好评和关注。
# R" i1 b3 s/ E- S2 T/ U* }. {据介绍,洱源法院将“法的精神,文的品味,化的功能”作为邓川法庭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路,以“文化三石碑、南北两围墙、东西一走廊”为主要格局,打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浓厚的本土气息的法治文化广场。
* G. r/ R' ]4 e5 u* C: n法治文化广场主要借助道德感化和法律引领两条路径,通过设立古今案例评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不同板块,有效增强当事人的文化认同,引领当事人对照、反思自己的行为,促使其理性诉讼,以更加包容、谦逊、礼让的态度化解纠纷。
8 b' s! X6 c' B) K为实现法治文化广场的聚能效应,促进文化建设与审判工作的有机结合,邓川法庭在审判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以法院文化建设促进审判工作的“一二三一”邓川模式,即一个提示、二种学习、三次疏导、一次回访。
6 R# p. o( t* {( t& H7 H7 ~+ ]除了建立“一二三一”工作机制外,在接待来访当事人的过程中,法庭干警还以“一个笑脸、一声称呼、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句慢走”的“六个一”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公正司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
$ q2 }5 T0 F! O! [5 S* n$ F& m' K7 a邓川法庭的文化建设与审判执行相结合的司法实践,实现了诉讼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从被动的旁观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变,对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乃至司法行为的规范有了新的认识,对审判的结果不仅可以进行法律上的评判,而且可依据伦理道德、民俗习惯、是非善恶标准进行评判,大大提高了审判的公信力,形成了“广场效应”。
2 q3 B5 [2 d5 S* ^0 _* }( f而结合邓川法庭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洱源法院将邓川法庭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广,多措并举抓好法院各项建设,推动全院工作迎来新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