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V) z+ J" j# `3 q2016年12月底,祥云县城里,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
" q4 l A$ t4 C! Q7 G' d6 N" A幼儿园老师陈芳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我2016年做肝移植手术,医疗费用共计63万元,其中自付的费用高达30多万元。”陈芳说,此外她术后服用抗排异的进口药每天需花费300多元,一个月的检查和药费需1.2万余元,将夫妻俩都是教师的家庭,拖入了贫困的境地。
8 E% U, {/ I9 r7 N: H据祥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李枝兴介绍,祥云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牵头”的工作架构,以“系统集成”的方式,整合党、政、工和社会至少27个单位的资源,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困”的原则,帮助祥云县类似陈芳这样的293户困难职工达到解困脱困目标。0 e" c9 u D8 m, ^* s) _
“意外致困”职工被纳入帮扶对象3 t+ s4 I% @, |- M; W
50多岁的祥云县烟草公司职工郑云,患尿毒症时间比较长。2007年,他开始换肾,因为参加了职工医疗互助,获得的最高单次补助达8.8万元。
: P7 u" T6 C$ @; A+ W按理说,郑云和妻子都在烟草公司上班,收入不低。本不在帮扶范围内,但2013年,随着郑云进行了第二次换肾,刚性开支大。那时,他累积得到40余万元医疗费的帮助。当中,还有来自县内的捐款。无独有偶,2013年5月底,时年33岁的祥云县一中老师张永祥,被检查出患乙状结肠癌。雪上加霜的是,父亲也因故离世了。在张永祥一筹莫展时,祥云县总工会及祥云县教育工会及时向他伸出援手,使他能转院到云南省肿瘤医院治疗。同时,按照云南省总工会2004年就开展的“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相关规定,他得以报销了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度过了难关。# A8 }3 R& a5 V2 ~) P5 o
哪些困难职工可以进入到帮扶系统呢?早在2005年,祥云县总工会专门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将意外致困户的职工,连同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一起纳入了帮扶系统。帮扶中心运行之初,全县困难职工有200多人。当时,李枝兴任祥云县经济局局长,对当时县里经济总量印象深刻,县里工业程度偏低,整个社会收入也不高,三类困: }' Y* [9 g9 H7 h" {
难职工的比例也就1:1:1。但困难职工的人数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增加到了400多人。“主要是企业出现停业歇业、减少产能这些现象引发的。”李枝兴说。
( {$ v) x$ l+ A2 P$ G' y近年来,祥云县总工会副主席史越宇注意到第三类意外致困户中,患病的增加比较多, 且呈迅速上升趋势。
: d& C, o: G) k4 }+ u1 q& V C9 {截至2016年8月底,祥云县在档的国家级帮扶的困难职工293户中,意外致困户占了118户。李枝兴担忧的是,即便在2020年祥云县全面脱贫后,意外致困户还会不断增加,且将是城镇困难职工的主要群体。
$ H; i8 X4 j) O c+ U0 y' X打造强有力的帮扶网络
, N' x0 V( K. J像郑云、张永祥这样的职工,引起了祥云县总工会的重视:这两人在县里收入都不算低,按照全国总工会有关困难职工建档立卡标准,都不符合困难职工标准。但是,因病造成两人很困难。5 ^0 ?; D: B2 c4 t# a" u
对登记在档的293户困难职工的困难原因,祥云县总工会做过逐一的、分门别类的分析。史越宇介绍,他们中有137人需要就医帮扶。
^' f9 a; {# C( h: S有了这样的调查,祥云县总工会发现了问题:有关方面确定是否属于困难职工,只考虑他的收入,没有考虑他的支出。李枝兴说:“面对大病支出,工会要让他们得到更实在的帮助。”
2 U! U: a) x, |$ h' l4 _9 `8 P5 [祥云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有了10年经验后,2015年根据省总工会试点要求,实施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建立了困难职工服务中心,主要履行6+X服务功能,即:困难帮扶、医疗互助、法律援助等服务功能, 实现了帮扶服务由单一部门向多个部门帮扶的转变。
8 f9 o9 Z7 V1 W8 M李枝兴说, 职工服务中心建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县职工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根据功能设置,让16个县级部门进入困难职工服务中心,履行服务职工的相关职责,可以说,这种做法也是后期系统集成的雏形。
j5 b$ @9 r/ C/ F3 ~' D- x; A+ t史越宇介绍,祥云县将助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方法措施简称为“一二三四五”,即打造一个平台、强化两个保障、着力三个精准、建立四项机制、实施五类帮扶。“打造一个平台”,就是以县级职工服务中心为依托, 推行“ 单位授权、窗口受理、后台办结”的运行模式,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提供“ 一站式帮扶服务”。! L/ D( R9 C& O* e, ]) T; o
据介绍, “ 四项机制” 首先是“系统集成机制”,然后是“结对帮扶机制、服务清单机制、目标责任机制。”史越宇说,通过“系统集成”机制,不仅策动了党委、政府积极的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优势资源,而且因此调动了县人社局、财政局、卫计局、民政局、妇联、金融、乡镇等27个部门的协力。
4 n& z) a9 G9 w7 o- b$ s/ D2016年,祥云县困难职工服务中心首期基金统筹600万元,其中,上级总工会投入200万元,县总工会筹集100万元,县财政配套300万元,共有86个项目。“系统集成机制运作以后,是以项目来推动工作的,强大的合力让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李枝兴说。1 t! J" G4 G' q' H( U
在改革中完善“祥云样本”$ f7 _6 s1 R& S/ S R- s2 `1 q
“我们在解决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问题中,一方面倡导物质帮助,另一方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越帮越懒。” 祥云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周菊焕说,在全国总工会所建困难职工档案之外,县总工会结合当地实际,对意外致困的职工建立了二级档案。“对于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的在档城镇困难职工,我们重在帮他们脱困,对于意外致困户和其他类型的在档困难职工,重在解困。”周菊焕说。& I, b* c, z+ }9 g0 T0 W: c2 {
据了解, 祥云县确定的脱困标准,是通过各类政策的支撑,多种帮扶措施的推进,促进这些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地低保边缘户标准,同时实现他们的“ 就医、就学、就业、住房、生活”5项保障。; r8 D. \; l, j7 m) i- W4 m6 G
实现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在这个庞大的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网络中,县委书记王正林和县长黑尚锋都是“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领导组”的组长。
4 |$ j& o0 z- o尽管如此,工作开展之初,还是碰到了各部门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差距。' X# j6 [5 K, D1 ]* Q0 m
对此该怎么办?李枝兴介绍,县委发文件,成立了负责监督和督办的机构,责任部门囊括了县纪委、组织部、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统计局、卫计局、县总工会以及各乡镇工会等。整个工作的推进,监督和督办至关重要。“若工作推进不力,或者缺位不到位,或者疏漏闪失,或者胡乱作为,以及出现其他对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有负面影响的现象,督查考核工作组将及时跟进问责,并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 u2 j1 U) v3 y6 S8 B
祥云县总工会系统集成机制运行一年来,李枝兴明显觉得,项目和资金上需不断加强、充实。比如86个项目,要从资金聚集、资源聚集上下足工夫,合理配置资源、精准施策到户。要进行月访季报,具体到每位困难职工,都有完善的手续、专门的机构来对接。$ w; F' C0 B9 E/ B& T
在李枝兴看来,“祥云样本”最大意义在于群体越大, 样本意义越大。如果要在困难职工数量庞大的其他地方推行“祥云样本”,职工大群体怎么细落实、准落实,将是工作开展的重点和难点。' c) t6 d8 ~! s( T
李枝兴表示,下一步祥云县总工会将在制度上不断完善,服务平台建设上勇于创新,尤其是要建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助力职工解困脱困。5 Y0 o" N2 } _7 p9 Q5 R
(文中困难职工人名为化名)& F s9 s( o3 A, x* W6 L" |* U/ C& @" E
记者 谭江华 (云岭先锋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