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菜”舞从茶马古道舞向世界

0
回复
141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3: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大理-南涧跳菜 & H3 z) U3 f, w$ k0 T/ j

5 k8 V/ v/ f) v0 t+ U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56民族文化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5 * L: m; T7 \! y' c2 }
  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一种拥有1200余年历史的民间舞蹈。
; a6 o- `, G; Q3 g% {$ ]中国盛唐时期多位皇帝表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从唐太宗迷恋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唐玄宗直接出任唐朝\"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正是在这种气候下,云南当时南诏国的《南诏奉圣乐》舞动长安,被列为唐朝14部乐礼之一。
5 E5 s* z9 s% G$ e5 g5 ]* N在《奉圣乐》的伴奏下,舞者奉盘或托盘起舞,舞袖旋转,姿态蹁跹,这种\"抬菜舞\"最初为雅致的宫廷舞蹈。 % j8 `- ^& s2 g
这种创立于公元800年的《南诏奉圣乐》\"抬菜舞\",经历千余年的演变,已经在南涧县的民间扎根,成为民间礼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0 p+ Q# l; n1 K" F, {( l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一站,当新华社\"踏访茶马古道\"报道组一行一来到位于云南省西部,夹在大理、临沧、思茅三地之间的南涧彝族自治县,当地的\"跳菜\"艺人就以他们\"浓烈\"的舞蹈吸引了报道组的注意力。
, z* W7 O- B) i8 u/ c据当地的\"跳菜王子\"阿本枝介绍,跳菜在南涧的民间极为活跃,当地百姓逢贵客驾临、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都会请跳菜人来暖场子,活跃气氛。 1 q% a- ]0 V3 n1 C( v
跳菜队一般为7人,其中1人鸣锣指挥、2人吹奏器乐、2人持奉盘、2人为搭档,奉盘队一般穿着羊皮袄,从厨房到餐桌,边奏边舞边上菜;但是活跃在当地乡野的跳菜艺人极为变通,两人甚至单人都可以表演。 . M; L2 F3 D, E* L" r
为体验民间跳菜的真实面貌,而不是县城诸多场合的舞台化跳菜表演,记者驱车离开南涧县城,前往无量山中的无量乡华山村。据向导介绍,无量乡共有3.5万人,但有1万余人会耍\"跳菜\",而在华山村的2800名村民中,有600多名跳菜艺人。
6 L; @( s" p3 ^! R- Z3 S* z6 H李能鹏只有11岁,上小学五年级,但是跳起菜来已经像模像样,一幅跳菜老手的样子。细打听,才知道他家里人都是跳菜能手,父亲李成芳、爷爷李佩也都是跳菜老手,堪称跳菜世家。 , i$ h8 E8 J! x+ G& v4 [+ V; n
就在李家的院子里,一家人现场表演起跳菜舞,三声锣响之后,抬菜人手举托盘,盘里放着刚出锅的蔬菜,在唢呐声中,扭着腰肢缓缓走出。 ! d" u4 h/ p5 n3 r$ g9 ~5 ]" {
抬菜人将拇指、食指、无名指伸作鼎状,支撑着菜盘,里面摆着八碗菜肴;跳菜人则左手持一块方巾,跟着音乐节奏蹦跳着来到席间,不停做出滑稽动作,姿势时而\"马步跪蹲\",时而盘旋,时而作\"托盘敬奉状\"。 : h7 u( m1 a; W  m
就在这种花式中,一盘盘菜在桌上摆齐。李成芳说,有的跳菜高手,一次能托出3个奉盘26碗菜肴,其中右手托一盘8碗,左手托一盘8碗,头顶托一盘8碗,加之用口叼住两把勺柄、左右勺窝各放1碗。
0 T" J% m6 V9 N' V在李成芳这样的跳菜老手看来,老道的跳菜艺人能够不拘一格,舞步、滑稽功夫、搞笑本事变化多端。而且在跳菜舞的创始者彝族百姓看来,跳菜是他们民族性格的体现,从舞蹈中甚至可以品味出彝族内部不同分支的生活环境和民族特色。
' U6 Q$ c* i& ^9 B  A5 F. S跳菜王子阿本枝说,南涧彝族分为黑彝和白彝,两个分支在民俗、服饰等方面各有特点,分别居于无量山和哀牢山,无量山高耸险峻,哀牢山相对平缓。两种彝族在表演起跳菜来也相应表现出不同特质--\"一种雄性、夸张、狂放,另一种相对绵软、温柔一些。\"/ P" S+ c7 ^. }3 O6 h  l  `
“跳菜”舞从茶马古道舞向世界
' ~" t3 A% R4 d9 o: ^$ |新华网大理10月4日电(记者 周雷 刘娟)“跳菜”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一种民间舞,但就是这种在饭桌前舞动的民间艺术,开始步出中国西南边陲,从乡野舞向更广阔的天地。 . `; q! _* u/ S( s# z: e
在古道当年的重要站点南涧,最吸引记者注意的是用餐席间表演的“跳菜”舞。一通采访和乡土调查之后,发现外表粗犷的舞蹈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 1 U8 Q9 W4 c0 g0 S
在公元800年,云南当时南诏国的《南诏奉圣乐》舞动长安,被列为唐朝14部乐礼之一,在《奉圣乐》伴奏下,舞者奉盘或托盘起舞,舞袖旋转,姿态蹁跹,这种“抬菜舞”成为唐人宫廷的礼仪之一。然而历经千余年的演变,这种专属于宫廷的雅舞,仍然在云南南涧的民间乡野扎根,当地被称为“中国跳菜之乡”。 * _. \4 ^1 H7 Q
1998年,南涧“跳菜”参加第六届亚洲民间艺术节“山水狂情”文艺专场演出,2004年3月,南涧“跳菜”艺人参演中国知名舞蹈演员杨丽萍编导的《云南印象》。南涧的“跳菜”舞走出国门,跳到了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 0 D5 u& g2 O/ }: p% ]; H9 k/ y# k. M
在人口约为20万人的南涧县,当地的“跳菜”习俗在民间影响广泛,60%的村庄都有娴熟的跳菜艺人。走进南涧县城和乡村的学校,记者发现中小学的音乐课、体育课、劳动课中都有“跳菜”艺术课,从这个复杂的组合也可以体会“跳菜”舞的多元性。
' @: [( j! N( u当地文化专家认为,南涧“跳菜”起源甚早,最初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狩猎和战庆活动进奉行为开始,创造了这一奇妙宴席艺术的彝族的后裔在自然宗教、道教和多神教的图腾崇拜中将之承袭下来。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