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I7 z3 M/ ?' v回眸2016云南脱贫攻坚,大理引人注目。$ ?3 A" d, Q0 ~/ d0 X7 \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确定我省12个县率先脱贫摘帽,大理白族自治州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洱源、巍山、祥云、宾川4县名列其中,压力可想而知。/ ^0 B5 [; Q+ x$ U. p
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统筹协调,全州上下众志成城,以干部的“脱皮”,换来群众的“脱贫”,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 x5 B# G& d$ p! G& \* E2 R该州基层党组织、企业界、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探索出“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扶贫新模式,形成全州扶贫攻坚脱贫摘帽的强大合力。
. e% i) t% Z4 ]2 c$ {党旗引领" W5 U# E* T: p. u% o6 q" Z3 i" N. I$ T& U+ w
彰显支部堡垒作用7 V7 u! O5 j0 [5 b3 W3 |
1月8日,冬日暖暖的阳光下,祥云县傈僳族山村东山乡小庄子村20几户人家、60多位村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搬进易地安置的新居喜迎春节。这个村曾是祥云县最穷的村之一,乔迁大喜的日子,长期对口帮扶的企业祥云县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不但免费为搬迁群众送上了沙发等家具,还捐了10万元发展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帮助村里成立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户均分红3000元。
; z/ H& y, E8 `( f% V9 T2 s这段“姻缘”是党支部“做的媒、牵的线”。小庄子村的傈僳族贫困户,在“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精准扶贫模式的带动下,贫困村产业发展有了靠山,过去单打独斗的贫困户与党支部、龙头企业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增强了扶贫力度,产业扶贫驶入快车道。
8 A; ^ q! c& u& P为什么要由党支部作为这一扶贫模式的引领者? 巍山县庙街镇党委书记罗宝林深有感触:“党支部是企业与农户合作的发动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企业想为贫困农户做事,集中力量搞种植和养殖,可是因为企业的经营者身份,农户对企业的诚信与风险担当、收益与兑现比例等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贫困农户心目中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
$ D* I, P, f' M! h$ k+ J9 W* t记者了解到,庙街镇有24个党总支、83个农村党支部,1687名党员,在扶贫攻坚中,党支部成为积极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们在摸清底数、找准“穷根”上下功夫,针对部分群众信息面窄、发展经济的门路不广、方法不多的状况,集中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研究分析优势资源,寻求加快发展新路,选取当地有实力、讲诚信的龙头企业展开合作,有效增加群众收入。这个镇的基层党组织创新贫困户与企业共赢机制,筛选出了4家龙头企业帮扶7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企业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去年,近400万元分红已经全部分给贫困群众,贫困山村“造血”功能持续增强。
( {7 D$ s9 V& B5 t6 Q; d# n宾川县萂村村委会通过党支部引领,由龙头企业华侨庄园开展帮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建立产业基地,培育“产业工人”等措施,覆盖全村141户贫困户,让贫困群众流转土地收租金、银行贴息贷款给贫困户入股分股金、入企业打工挣薪金,可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7 J4 _% I7 U/ l) w8 ?7 z9 l+ P, a
大理州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一年来,通过基层党支部组织发动、协调监督,选准引进龙头企业,构建起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利益链接机制,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企业务工,建基地、搭平台,培育“产业工人”等措施,让贫困群众流转土地收租金、银行贴息贷款给贫困户入股分股金、入企业打工挣薪金,增加“三金收入”,有效推动了大理州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 ^0 y }5 U$ s企业担当4 t! D' m- ~9 L0 G, ^$ i
产业扶贫持续发力
# z1 R3 }3 e# Z
' I# A- i7 m4 R7 j6 O2 V从昆明退休的左继龙,带着妻子孩子回到家乡巍山县,流转4000多亩土地,成立了集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时代农业公司,主动要求加入“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帮扶100户贫困户实现短期脱贫,并打牢长远发展基础。记者在左继龙的葡萄基地看到,树上已挂着一串串绿莹莹的葡萄。“我们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打好葡萄上市时间差,从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左继龙说,可以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至少收入3万元。同时,公司获得贫困户入股资金500万元,经营实力也壮大了,新建了葡萄种植基地300亩。% R1 ?$ e" E5 P! g
巍山县在全州首创“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组织当红娘,企业农户双向选择,由镇村党组织牵线搭桥,按照贫困户自愿、党支部审核、企业承诺等程序,选择确定公司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既尊重企业的帮扶意愿,又满足贫困户的脱贫需要,让党支部一头连着贫困户,一头连着龙头企业。
+ _8 q3 h) \9 J. e记者在祥云工业园区了解到,该县依托工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条件,鼓励支持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全县21户实力较强的企业结对帮扶21个贫困村。0 H5 h8 f9 z7 A1 p k
谈到企业参与扶贫,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绍龙说:“我们是本土企业,扶贫济困,义不容辞。”去年,这个公司承担了4个乡镇800余户“产金互促”项目,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0人转移就业任务,成为全县扶贫企业的标杆。7 H Y% M4 F2 l6 |* k
位于洱源县的大理品宏高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带动贫困户种植高原独头大蒜,每亩平均亩产1200公斤,每亩可增加收入8000元左右。在经营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公司以平均高出市场价优先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产品,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高原特色农产品,增加他们的收入。
$ s% d R8 k5 B$ ]. v* V, f外来企业也主动融入了大理州的扶贫攻坚事业。从广东来云南投资建厂、以养殖业为主的祥云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在当地党支部的引领下,带动200多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公司负责人甄朝亮说:“云南的招商优惠政策,让我们这个企业短短3年就有了较好的投资回报,帮扶贫困户,我们外来企业也有份。今年,我们要把1000万羽鸡苗免费送给农户,让贫困群众富起来,也让企业更壮大。”
: n2 o( `8 v) R; ?. c在大理州扶贫办副主任杨仁熙看来,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是贫困户进入市场的“传动轴”,是农户增收的“稳定器”。党支部就是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只要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就可以实实在在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S/ D0 p9 ]1 q
经过一年的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已经在大理州全面推广。去年,这一模式带动全州贫困户近5万户发展产业,全州12县市316个民营企业挂钩帮扶300个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3432万元,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874人,带动贫困户26682户增收,为贫困群众脱贫夯实了基础。
; P0 V C7 ?/ @0 b( v. S3 p+ L采访中,基层党组织干部、企业家、贫困户普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将凸显越来越好的扶贫效果,希望进一步完善并推广这一产业扶贫模式,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农户参与其中,在脱贫摘帽巩固提升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2 l( @* B0 a) y& \) B- |& `3 ]全媒体记者 胡江洪 张帆 文 李秋明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