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佛殿自然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产业培植初见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民族团结、欣欣向荣的彝寨景色。
( c" r- m; F' E 2 P. e0 ~+ p; v) M
+ M- O0 I- u4 S
近年来,羊岑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自然环境生态美、村容寨貌特色美、产业发展社会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大佛殿美丽幸福新彝寨。目前,大佛殿自然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产业培植初见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民族团结、欣欣向荣的彝寨景色。& b9 \: J# X5 P2 M
1 k) V& t0 k) [9 U/ Y6 R找准发展定位
8 `1 z, d! r. Y3 \& M羊岑乡根据大佛殿自然村位于老君山脚下,景色优美、风光秀丽、有丰富的森林和草场资源,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着力以实施精准扶贫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和民族特色村寨为抓手,以突出建设“生态宜居、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四大工程为重点,努力打造“自然环境生态美、村容寨貌特色美、产业发展社会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幸福新彝寨。此外,依托老君山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大佛殿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结合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定位,将大佛殿打造成剑川县大沙溪旅游圈的重要节点,成为沙溪旅游之后又一旅游、休闲及探险的旅游目的地。
. g: x: C, ~9 T% y' r4 Q1 B3 X制定建设规划1 [! p+ [ b/ L# V+ A% S% S* u- j
羊岑乡立足于区位资源优势,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把生态元素和民族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个环节,科学规划并拟制了相关项目建设方案,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并根据大佛殿自然村已初具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利用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挂钩、民族团结进步及旅游扶贫等相关政策和机遇,聘请大理州规划院进行旅游发展策划,编制乡村旅游规划。1 f- S; B/ T. \
整合资源优势
: ?, j* [* T- q% Z( J- Q6 _一是整合组织资源。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挂钩帮扶单位、扶贫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帮扶、指导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整合政策资源。推进“党建+”模式,以支部为引领,把“公司(协会)”作为重要载体,把“示范”作为关键措施,与扶贫项目、扶贫政策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三是整合项目资源。统筹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农村危房改造修缮加固资金、基层党建、易地扶贫搬迁、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项目资金,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整合社会资源。依托产业扶持政策、脱贫攻坚项目等资源,发挥乡、村党组织引领、协调等作用,调动当地和外地民间资本向贫困乡村特色产业流动,汇集产业开发的强大动力。1 T) a8 T+ A8 S
夯实项目基础 V2 U6 v w. Y/ M. m$ K4 q7 ~
围绕乡村特色,重点突出“古朴”和“自然”元素,实施“硬化、美化、亮化、绿化、文化”工程,打造特色明显、环境优美、村容整洁、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计划整合项目资金1005万元,全力实施好以路、水、电、房等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截止目前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05万元,完成村内干道(就地取材弹石浆切+石板)路面硬化687米,石材铺筑道路 750㎡,人行道1385米,采用生态护岸措施改造和新建水渠1000米,完成危房修缮改造及房屋立面风貌彩绘75户,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新建希望水窖124口,新建具有民族特色冲水式公厕1座,新建党小组活动室1个。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 R5 E4 l6 r6 y w弘扬民族文化
' e+ ?8 [: [7 p- D1 U; }, M依托彝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突出以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民居和民俗活动等为重点,注重加强原生态的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充分挖掘整理大佛殿村浓厚民族传统彝族文化,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使彝族民俗风情得到弘扬。截至目前,按照彝族风貌,建筑风格古朴自然,体现彝族文化元素的要求,完成了房屋立面彝族风貌改造,彝族太阳广场及体现独特民俗文化的祭祀场所改造,新建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凉亭及垛木房。将继续实施独具民族特色的打歌场太阳柱、彝家寨门以及民族文化传承、展示、体验中心等基础设施。( u/ e% u' Y5 U. D0 n+ Y* S/ m+ I8 @
拓宽增收渠道
! G$ _( { V* ?) O) ?( i在抓好基础设施的同时,把培育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切入点。通过扶持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运用基层党员带领群众致富贷款,扶贫贴息贷款、产业扶持补贴等政策,投入80 万元产业发展借贷资金,着力抓好肉牛、肉羊、中药材、蓝莓、花椒、青刺果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着力培植富民增收骨干产业,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指导群众组建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率先积极参与现代旅游服务业,建设农家乐、客栈等旅游接待设施,加入合作社,在主要旅游节点实施wifi覆盖,对客栈建设每个标间给予5000元扶持,通过股份合作实现“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今年以来已有20000多人次自驾游游客纷至沓来。
% M; @/ r3 I$ V- X) F9 c9 }1 X培育文明乡风5 |( D! \* D# L8 U6 O
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认真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城乡绿化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以群众大会形式商议决定,完善村规民约,要求村民禁止进入老君山景区砍伐柴草。规范村民污水排放,清除垃圾、残土、污水以及村民的柴草堆、粪肥堆,新建5个生态垃圾池,清理拆除断壁残墙等有碍景观的废弃棚舍15处,按照“三清洁”的要求,认真抓好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区划分,并形成长效机制。采用生态护岸措施治理河道和疏通沟渠1000多米,整治水景2处,成为河畅、岸绿、堤固的村庄流动生态纽带。鼓励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瓜果、树木,修复围栏,美化庭院,形成“瓜果飘香,乡土浓郁”,留得住乡愁的优美环境。(李鹤玉 董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