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们的教学进入到了“动物”的主题。随着课程的展开,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也在逐渐提高。今天在区域游戏讲评的环节,我请孩子们说说自己今天活动的情况,李**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别人抢走了她说的机会。
老师满足了她,只见她双手拿着自己的作品开始滔滔不绝地描述:我今天画的是一个大人,他的孩子想要一只天牛,于是他来到了一棵大树下,他那只长长的手臂就是(在捉天牛)。她讲得清楚,孩子们听得认真。忽然一个孩子问:“老师,天牛是什么?”显然他的注意已经转移到了“天牛”的身上。为了了解孩子们对这一动物的认识情况,我询问大家“谁认识天牛?”只有画的主人在说话“我认识”,之后教室一片安静。看来有必要对今天李**提到的“天牛”作一下介绍(区域活动前刚认识了“爱劳动的黄牛和水牛”,我担心孩子们现在听到“天牛”以后会联想到“牛”,甚至会以为是“牛”的一种)。
接下来我从百度搜了“天牛”的图片,孩子们一看到图片,马上开始兴奋,这个说:“我认识天牛”,那个说:“上次我爷爷给我捉来过了”……看来孩子们不是没看到过这个动物,而是不能把动物和它的书面称呼联系起来。今天刚好趁这样一个机会让孩子们经验有了一次提升,同时也让他们明确了“天牛”不是“牛”。(幼儿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