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后,疱疹性咽峡炎又开始蠢动,在儿科门诊每天都会看到不少这样的患儿来求诊。秋季传染率高,疱疹性咽峡炎是因肠病毒的感染所致,而肠病毒包含有小儿麻痹病毒、科沙奇病毒、艾科病毒、及未分类肠病毒等,这其中,又以A群科沙奇病毒为此症的元凶(已知至少有12型会引起此症),往往可以造成大流行。 另外,少数的B群科沙奇病毒及艾科病毒也可引起此症,不过多为偶发性病例,极少引起群突发的大流行。在台湾省,一年四季都有此症病例的发生,不过,还是以夏天、秋天的病例较多,较易发生大流行。此类病毒的传染力相当强,上要是经由‘粪——口’途经传播,亦即患儿大便后,东摸摸、西摸摸,其他的小朋友不知道也摸一摸,然后又拿东西来吃,如此就得到了感染;偶尔也可经由‘口——口’的呼吸道途径来传染。所以,家庭里或幼儿园里只要有一患儿感染此症,则经由接触、呼吸道,很快地就会传染给其他的小孩。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患儿会厌食、流口水 患儿在感染此类病毒后,经过2~7天的潜伏期,往往在毫无前驱症状的情形下,突然出现高烧,接着就在咽喉扁桃腺的前壁、悬壅垂、或软腭等处出现小小的溃疡,有的患儿则会先出现红色小丘疹,继而转为小水疱,最后再变成小溃疡;更少数的则会出现血点(淤斑)。这些溃疡,通常都是几个(3~5个),不过,偶尔也会多到10多个,或少到一两个而已;笔者最多曾看过多达30多个小溃疡的患儿。至于发烧的情形,个别差异性大,不过,通常都是高烧(39℃~40℃),而且不容易退下来,纵使退下来,往往也会在两三个小时后又回升上去;一般会持续3~6天(多半是三四天),而溃疡的痊愈则较慢,往往需要7~1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内,由于溃疡会造成疼痛,所以患儿往往拒吃,甚至连唾液也不敢吞咽,于是临床上就会出现厌食、流口水等症状。此外,较大的小孩经常还会有头痛、背痛等症状,而5岁以下的小孩,则有25%会出现呕吐的情形。就临床症状而言,有一篇突发的流行报告,统计的结果是100%的患儿以厌食、流口水为起始症状,50%有喉嘴痛,45%流鼻涕,18%有头痛,36%有呕吐或腹泻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