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阵阵宫缩和最后的一朝分娩,孩子呱呱落生,一个女人成为了母亲。婴儿的降生,是一个女儿成为母亲的分水岭。新生儿降临人世时那一声清脆的啼哭带给很多家庭无尽的幸福、快乐,也意味着一个家庭即将展开新的生活。
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里,新手爸妈将面临很多突发事情,难免会不知所措。产后24小时又是很关键的时间段,这24小时怎么过呢?
1、抓住产后黄金半小时
产妇娩出胎儿后,胎盘在30分钟内自然娩出,这是正常的第三产程。宝宝出生后,正常情况下助产士会在半小时内给予宝宝和妈妈进行接触,进行“三早”,即医学上的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这样可以快速建立母子感情,增加妈妈产后缩宫素、泌乳素等激素的分泌,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宝宝出生后,当他再次听到熟悉的心跳声时,他会感觉很安全,更舒心。
2、勇敢度过产后2小时
当伤口缝合完毕,产妇就要被挪下产床到观察室休息观察,这也叫第四产程。
在这两小时中主要观察子宫复旧情况,阴道出血情况,会阴部是否水肿等等。重要的是要尽快催促排出小便。
因此在第四产程期间,产妇要积极配合医生。医生会定时为产妇按压宫底,观察出血情况,要及时小便。
产后多见的是产后大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不好,影响子宫内血窦闭合,造成宫腔积血。当宫腔积血不能及时排出的时候,子宫就像大口袋,不再收缩,造成产后大出血。当然还有其他情况造成产后出血,如:胎盘或胎膜残留;阴道裂伤没有及时发现;或者产妇本身孕期就贫血,凝血机制就有问题,造成凝血障碍而出血。这段时间如果产妇自觉阴道流血较多,要及时通知医生前来观看,及时发现异常,以免出血量多出现危险。
在这段时间产妇还应该注意是不是常常有便意,有肛门下坠感,这时也应及时报告医生。这往往是因为阴道壁血肿造成,因为分娩时儿头较大将阴道壁内血管撕裂形成血肿,一旦发现医生会及时缝合止血。
当有小便时不能憋着,要及时将小便排出,因为胀大的膀胱会压迫子宫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大出血,所以一旦有感觉就及时小便。有些产妇怕疼而不敢小便,往往会造成尿潴留。所以自然分娩的妈妈们要勇敢,有信心,产后2小时内克服困难一定要在床上排第一次小便。新手爸爸要鼓励和帮助妈妈解决困难。
3、抓紧时间恢复运动清洗卫生
自然分娩的产妇6-12个小时就能起床做轻微活动,第二天可以在室内走动,做适宜的产后保健操。
生产后衣着应清洁、舒适,冷暖适宜,不能与气温相差太远。夏季注意凉爽,冬季注意保暖。过分“捂”的不良习俗是不科学的。不分寒冬腊月,还是炎热的酷暑,捂得严严的,穿得厚厚的,只露出手和脸,这样使汗液不能蒸发,影响体内散热。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容易造成产后中暑。
产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像平时一样刷牙、洗脸、洗脚、梳头,饭前便后洗手,喂奶前洗手。产后第一天,产妇身体比较虚弱,不宜洗澡,可用温水擦浴。
4、产后24小时,新手爸妈要注意这几个宝宝常见问题
新生儿与妈妈回到病房的第一天,如何照护小宝宝对新手爸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第一、排便。
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便,呈墨绿色,宝宝在正常时间内没有排便,则需引起注意;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粘性,大便性质比较粘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呈金黄色,较稀,且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者,大便稍干一点,颜色也较深一些,相对次数也减少。
第二、抱姿。
新生儿身体软软的,很多新手爸妈不敢去抱宝宝,害怕自己的抱姿不对导致宝宝不舒服或使他受伤。事实上,宝宝没有那么脆弱,要勇敢地去尝试抱抱,这样才会找到感觉,找到正确的姿势;
第三、喂奶。
产后对于母亲来说最重要的是哺乳,要让孩子健康,聪明,母亲就要克服困难,学习给孩子哺乳。刚刚生完孩子,可能没有什么乳汁分泌,但一定要让孩子不断的吸吮,奶很快就下来了。生后尽早让孩子吸吮母亲的乳头,就会刺激母亲产生泌乳素,越吸越多。
刚开始时只有一点清水,这是很珍贵的初乳,一定让孩子使劲吸。孩子吃奶很费力气,我们常说使出吃奶的劲儿,所以孩子可能吃一会就睡着了,一会哭了再吃,不分时间不分钟点,这叫按需哺乳。孩子刚出生胃像个小玻璃球,一点就够吃,一周才长成乒乓球大小,两周才像鸡蛋大,一些新妈妈老担心孩子饿着,着急喂奶粉,所以千万别揣孩子,喂成大胃,将来总吃不饱,就成肥胖儿。
第四、保暖。
新手爸妈通常很担心宝宝的保暖问题,尤其是冷天,睡觉时会给宝宝盖多层被子,醒来时又穿上厚厚的衣服,几乎快要把宝宝的头遮住了,但依然把其紧紧裹住。如此一来,宝宝很容易出现“蒙被综合征”或“婴儿捂热综合征”。其实,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很快,爸妈不需要给其盖、穿太多,只要跟随季节、室内温度的变化,适当添减衣被即可。(幼儿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