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正在开展“超市”的主题。孩子们对超市并不陌生,在介绍超市摆设和人员的时候都能头头是道地说上几句。
今天我们的讨论话题是“商品的价格”,首先从讨论人民币出发,问“你见过哪些种类的钱?”李说“我见过一毛的”张说“我见过一百块的”刘说“我见过十块的”......在总结孩子们讨论的时候,一个声音说“还有二十块”那是沃**的声音。我有些意外,因为那孩子平时上课不怎么说话。“你知道得很多,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钱有哪些种类?”“有一毛、五毛、一元......”他一口气把所有面值的钱都说了个遍,真没想到他了解那么多。为此在他重新介绍各种硬币和纸币的时候我一一向孩子们进行了展示。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讨论商品的价格。这个环节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如一把美工剪刀,有的幼儿说1元,有的说10元,有的说100元,谁说的才是最合适的价格呢,这里缺少的是一个标准,为此我为他们制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5元。有了这个标准,在接下来孩子们估价铅笔、橡皮、书本的时候就没有再出现离谱的价格。
孩子缺少社会经验,特别是对于没有实际接触过的钱币,对于估价这个环节其实有些盲目,但是在老师给予一个可以参考的某一物体价格的时候,其他有关跟这件物体相关的价格制定就好简单一些。(幼儿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