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关注细节 微雕教学

0
回复
30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7 21: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滴的细微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乃至成败。立足实践,关注细节,从中反思和品味,就不难发现这些细节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本质问题。于是我们大班组开始了一段研究跋涉之路……
  
  一、研究课前的铺垫: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细节虽小,但仍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细节的类型进行适当的划分。
  
  1、依据细节对活动质量影响程度:可以将对整个活动进程影响较大的、起着某种“关节”作用的细节,称为“关键性细节”;反之,则为“一般性细节”
  
  2、依据细节所附着的载体性质:
  
  ①活动设计上的细节: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环节设计的逻辑性、教学方法等
  
  ②环境创设上的细节:座位的排列、空间环境的布置、材料呈现方式等
  
  ③行为指导上的细节:与幼儿互动中的细节处理(如肢体语言、问题设计等)
  
  3、依据细节存在的方式:隐性(环境创设细节)、显性
  
  二、研究课的开展
  
  镜头实录一:教学素材点的选择和转化
  
  看一个集体活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我们首先要思考这一活动内容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对幼儿的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价值何在?成立集体活动后它对幼儿的发展与成长是否有作用和有意义?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这一细节需要精心预设。
  
  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二级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中有一个素材点——京剧脸谱,如何将这个素材点转化为集体教学活动?我们对价值定位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孩子已有哪些经验?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回归到生活中的价值何在?经过组内老师的对素材点的解读分析、争论碰撞,最后聚焦达成初步共识:
  
  (1)内容有有推动孩子发展的价值。
  
  蒋老师的班级已经有关于脸谱的经验,了解了一些脸谱的颜色、意义、尝试画过一些简单的图案。但是这些经验和技能比较粗浅,特别是对脸谱的对称特点还不了解,并没有尝试过用这个方法装饰表现脸谱。于是需要老师把孩子的这些个体零碎经验归纳总结,进而帮助幼儿提升、巩固。
  
  (2)内容有兼顾主题目标的价值。
  
  在第一次的方案讨论中,组员们觉得活动价值有些单薄,挖掘还不够深。
  
  有的老师提出:京剧脸谱除了颜色、意义可以做文章外,是否还有其他东西可以深入。有的老师建议:可以放宽视野,在“京剧脸谱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上挖掘。最后老师们寻找主题大目标和活动内容两者链接的核心经验,渐渐感悟到:京剧脸谱只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相关的经验点。
  
  (3)内容有符合年龄特点的思考。
  
  京剧脸谱的特色和文化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大班的孩子并不能理解,因此无法真正感受到京剧脸谱的独有文化,从而为自己是中国人骄傲。于是老师借助一个活动开始的一个课件“变脸”,由抽象变为直观、使说教转位体验,来帮助孩子感受快速变脸的新奇,从而体验艺术绝活,激发自豪感。但是又有老师提出,“变脸”并非京剧,而是川剧,考虑幼儿对京剧脸谱和川剧脸谱的概念混淆、知识点的科学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活动内容是《变脸》。
  
  感悟:
  
  通过素材点的确立这一细节研讨,使我们感悟到:在素材点转化为一个有效集体教学活动前
  
  1、必须通过分析幼儿和分析素材点提示的活动内容,找到主题背景下幼儿的兴趣和热点是什么
  
  2、了解当前孩子的需要和经验
  
  3、挖掘当前素材点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镜头案例二:孩子常规不好吗?——合理选择和呈现教具和材料
  
  场景一:
  
  在第一次试教中,老师一开始就将材料放在桌子上,老师自制的面具也是呈现在黑板上,然后黑板放置在一边。孩子一进场,眼睛就开始被这些材料吸引住了,有的孩子不时地看这些教具,不能集中注意力倾听老师的教学。
  
  场景二:
  
  在自制变脸面具的环节中,老师提出要求:1、四个人协商制作不同颜色的面具;2、待会玩变脸的游戏。老师为孩子提供了眼睛鼻子处挖了洞的空白的面具,并告诉孩子要四个人协商制作不同颜色的面具,孩子们纷纷创作起来了,但是孩子面具的底色因为融入渐变色,因此五官的造型线条反而模糊了。规定时间到了,要开始游戏了,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回到座位。游戏没有完成,老师不停地催促,也用一些巧妙的语言引导孩子过来,拖沓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进入下一个环节。
  
  反思:

  
  活动材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有关材料的选择、呈现的时机、投放的方式等都是很有讲究的。方法得当,给活动添彩;反之,活动失控,不能很好完成目标。其实这两个案例中反映的都是“材料投放”的问题,前者凸显了材料隐蔽与公开的问题,后者则凸显了材料提供细节的问题。针对这个细节,我们的年轻教师积极发表了观点。他们认为:
  
  1、材料呈现方式要精心。
  
  当使用某材料的环节未到的时候,应尽量把材料隐蔽起来,以免分散注意力。于是蒋老师作出了如下的调整:*把孩子绘画的材料放置在后面,离孩子远些的地方。*面具覆盖起来
  
  2、材料提供要有目的。
  
  为何当初蒋老师为孩子提供的是白色的面具,因为她想让孩子制作面具的时候,不仅能对眼睛鼻子嘴巴大胆变化,并且能在底色上运用近似色进行涂色。不难看出,这里呈现了两个教学重点。因此孩子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涂色上,无法顺利进行下一个环节了。于是蒋老师作出了如下调整:*重新确定重点:为变五官*提供有不同底色的纸,便于孩子创作。
  
  合理的选择和呈现材料,保证了幼儿能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去学习、探索、提高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幼儿教育)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