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孩子似乎天生有一种“野性”,喜欢在田间到处奔跑,喜欢拿着竹竿去“赶鸡”……这些都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但是多数的农村家长却不习惯孩子的这些“胡闹”,他们会认为整天跑来跑去是不对的,孩子应该静下来看看书、写写字……但是殊不知,就是在这些“野性”、“胡闹”之中,孩子在不断地获得成长。所以作为老师,我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不时会对他们说:“不要看不惯孩子的“胡闹”,你可以在这些“胡闹”中去看看孩子有什么闪光点。”
在一次家访中,我发现了我们的家长在不断地改变对孩子“胡闹”的看法。小和在一开学的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表达力。在对小和进行家访中,与这位妈妈的交流之中,我发现了这位妈妈的“育儿经”真是不错!
小和喜欢把幼儿园的游戏“搬”回家。不仅是在吃饭的时候向爸爸妈妈讲述玩法,还会在家里进行“重演”。对于孩子的这些表现,小和妈妈从不会嫌她烦,即使心里感觉烦了,也不会去阻止孩子,反而是让孩子说、让孩子玩。在我们的交谈中,小和妈妈也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孩子怎么那么喜欢将纸头当成面条“吃”,还要给妈妈吃?我笑着对她解释说:“这就是孩子的一种游戏形式,他会把生活中的事情变成自己的游戏内容。而且你家小和很孝顺哦,她会想到把东西给妈妈吃,这要表扬啊!”小和妈妈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这样啊。”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家访中,我看到了这位家长的“聪明”——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她不会去阻止,但是会给孩子进行一些选择,给孩子看一些益智的动画,像《巧虎》、《蓝猫淘气三千问》等;看到这位家长的“放心”——孩子出门去找小伙伴玩,她不阻止,而是问清孩子去找谁玩,并对孩子讲清楚要注意安全,要孩子早点回家;看到了这位家长对孩子游戏的支持——给孩子玩积木的一块小天地,并要求孩子玩好之后要整理玩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做中学”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之中起着重大的影响,所以作为家长要学着去发现孩子“胡闹”之中的“闪光点”,要学着去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试着去揣测孩子的某一种表现其背后的隐含意:也许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也许是在进行生活的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