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因素和材料,这些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画家在忠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基础上,进行构思的一种创作。所以,它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插图又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易引起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的低年级的兴趣。因此,利用插图能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发现能力、想象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从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1、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发现能力,即本有的事物和规律,经过探索、研究,才开始知道的一种能力。即平时所说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发达的智慧最重要的特征是观察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发展年幼儿童的思维,这首先就是发展他看见和观察的能力……”有些课文的插图,是画家为使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而进行构思创作的。如让学生仔细观察,就能深刻地理解某些重点词句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如小学语文第二册《司马光砸缸》中,那幅画着“司马光砸缸”的插图,我让学生仔细看图,找一找哪里看出司马光“用力砸”那口缸?有的说:“他牙齿咬紧,嘴唇紧闭,心里好像在说:‘我一定要把缸砸破’”;有的说:“他脸涨得通红,是因为用力砸的缘故”;有的说:“他两手五指使劲撑开,说明他砸的时候用力。”……学生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思维的触角总是在探求着,力求能够发现问题。结果,他们发现了许多司马光“用力砸缸”的表现。甚至一位学生说到:“司马光的两只袖子都被风吹开了,这‘风’是因为‘用力砸’才产生的。这是一位多有洞察力的学生呀!马斯洛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方面是一种特殊的洞察力。显然,这里的洞察力就是发现能力。具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儿童与其他儿童的不同之处的外在表现为他能看见新颖的、未加工的、具体的和个别的东西。在阅读教学中多让学生读文、看图,仔细观察,不但能深刻领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凭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接收和贮存的各种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制作,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甚至从未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在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有的课文的插图是对文章的一种补充,或是图上的情景文章中未写出来,或是图中人物的某一动作文章中未写出来……如让学生看图进行补充,将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小学语文第三册《你今天怎么迟到了》一文中,有幅图上画着:秋生看见牛在田里吃稻秧,左手指着小脑门。秋生在想什么呢?文中未写出来,于是,我请学生“补白”。如果你是秋生,你会怎么想呢?有的说:“这稻秧是农民伯伯刚种下去的,牛就要把它们吃掉,那怎么行?”有的说:“牛把稻秧吃了,那到秋天庄稼就没有收成了呀,我得想个办法。”有的说:“牛这样吃下去,不一会儿就会把稻秧全部吃完的,我得马上把牛拉出稻田。”还有的说:“牛的力气那么大,我能把它拉出田吗?不,我一定得试试。”……图中这一动作,使学生浮想联翩,学生的创见生动地再现了秋生当时的心理活动,为深刻地领会下文的“赶紧牵牛”构成了因果链。从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些课文的插图,是对文章的延伸,也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如小学语文第二册《龟兔赛跑》一文中,最后一幅图画着:兔子两手托着下巴,低着头。兔子在想什么呢?文中未写出来,我让学生自由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心游千刃,情骛八极”。在各抒己见中,学生明白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这样把课文中空白的画面作为载体,在独立的、新颖的想象中,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
3、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大发现应归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有些课文的插图相当富有思考性,这样的插图让学生提出问题,主动质疑,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文中的那幅插图,我请同学看看图,再读读课文,然后质疑,一学生提出:“图上,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画得那样清楚,乌鸦怎么没发现,竟还相信狐狸的话,上了当?”这个疑问极有价值,解决这个问题能深刻领会图意,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1 2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