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生本教育培训回来的老师作了讲座,我听的时候有点迷茫,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运用到教学中,现在学校发了每人一本生本教育的书,我认真的读了,并作了相应的批注,以下是我的一点认识。
一方面,我们教师要转变角色。在生本教育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接受与学习,而不再是为了教师更方便的执行教学计划。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推动角色转变的顺利完成。比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在这计划中,所有的学生被无差别对待。这种把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而非具有个性的个体之集合的做法,对于某些性格特殊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教师们在做到有教无类的同时,还应当因材施教。对于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他人的关怀,感受到友谊的可贵,感受到集体的温馨,从而变得开朗乐观。某些学生可能在奥数、音乐或者体育方面有所特长,教师就应该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在“一视同仁”的口号下忽视他们。或许就因为教师们的一句鼓励,这些学生就可能在他们擅长的方面做出巨大的成就。
另一方面,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旧有的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要是聆听与记录。这就好比把学生作为一个容器,教师不停地往其中填塞各种东西,这不符合生本教育的主旨与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对立的位置,其相互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不良关系。而生本教育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同时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伙伴,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取消讲台的设置。教师站在讲台之上,给学生以高高在上的感觉,不如取消讲台,将教师的座位安排在教室中央,学生以教师为圆心,围成一个个圆环。这样,教师就真正来到了学生中间,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这种做法可以在心理上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程度,使得他们减少对教师的畏惧感与依赖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回想我自己的课堂又是怎样呢?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有的听有的不听,让学生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课堂上老师做的太多,将知识讲解的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学生便懒得想了,也懒得思考问题,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课堂效率低。
我想再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要想做到这点,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运用表扬的语言,让学生体验被赏识的感觉。我们教师必须明白自己的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研究自己的学生,创设情境,打造让学生能够真正能走得进去得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