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一文中指出“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呢?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性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安全考量比较直观,如何考量速度和收益也就是考量效益和效率,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孟文砚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来考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学论教。以下是我在执教苏州市公开课《小篮球运球》就以学论教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关注学生参与的状况
本课调动情绪阶段把学生课间常玩的小游戏带入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器材一人一球,保证了学生全员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通过示范、语言诱导、及时评价等有效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参与的深度得到保证。如激情四溢的篮球操在节奏感强烈的《向前冲》伴奏下,学生跳得起劲,教师不仅带领学生领悟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又在练习中熟悉球性,可谓一举两得。学生练习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
二、关注学生上课时的交往状态
操场是一个广阔的课堂,要上好一堂课或者公开课必须关注学生上课时的交往状态。本课设计主要是以自主学练、小组合作练习为主,以生为本,最大限度的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自主学练的机会。有合作就有交往,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好体育骨干的作用,在其带领下积极参与练习,并通过小组间的评比此时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为了增加练习的密度,我同时培养八个组长,对于组织能力稍差的学生我会比较关注,全面扶持。练习时通过同伴间的相互检查手段让学生敢于交往、乐于交往、善于交往。
三、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
本课采用的是低强度高密度的模式,为了真正做到毛振明教授所说的学生小脸微红、呼吸微喘、头上微汗、肌肉微痛的效果,笔者尽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练习,尽可能做到精讲多练,逐步提出要求,把学生站立不动的时间控制到最小化,整节课球落地声响彻整个校园。拓展练习采用先学后教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边练习边思考,真正做到动脑又动手,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进行探究性地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为学生练的时间得到保证,又有辅助练习,因此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状况非常理想。
改进的地方:
1. 行进间运球时应适当拉大距离,保证学生进行创编练习时不受场地限制,可增加教学效益。
2.收取辅助器材科安排一次小比赛,不仅达到有效回收的目的,还可增加趣味性,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教师的语言要有沟通和互动的能力,要用自己的童心和童趣去激发学生的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只有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有高效益的课堂,这是每一位老师都要追求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