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用不用小组形式,如何看待小组,往往是课堂是否进入“生本”的一个标志。因此,如何成为生本课堂,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进行小组建设。
首先,要在观念上确定小组活动是课堂的合法教学,小组是合规的教学组织,小组文化是最有活力的生本文化的地位。
其次,要在课堂上安排好小组的座位,使之既方便于小组讨论,又能面向讲台。小组长要加以培训,交流经验。小组活动中要有基本的要求。例如,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言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形成小组活动的机制,有利于组织讨论。
在刚开始实践小组合作机制的时候,只知道让学生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至于学生如何讨论,小组内的分工,小组长的能力要求等都没有做任何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最初的实践中,学生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真正讨论的价值,真正组员的能力发展,都没有一定的保证。
而后,通过对小组合作形式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教学视频等影像资料的学习,对小组建设有了一定的措施和目标。小组内依据组员的特点,分工明确。有的人善于组织,就让他做组长;有的人作风细致,就让他记录研究成果;有的人善于动手,就让他担任模型制作人等。这样,每一小组都充满活力,也有利于发掘更多学生的潜能。
而这种小组分工,又让我产生了新的诱惑。组员各尽所能,特点在组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那么,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他发展新的才能呢?后来,同行的一句话点拨了我,“当小组发展成熟,组员得到发展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重新分工,让学生得到发展其他潜能的机会。”
是啊,只要小组发展成熟,它本身的能力得到发展,其他发展都是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