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维的的主要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体会如下:
一、在操作中理解算理,学会计算。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之一,使学生具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能更好地发展上述能力。
如:在教学13-9时,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 摆13个桃子,用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去减,得4个。
(2)把13个桃分成10个和3个,先从10个桃里去掉9个,再将盒子里剩下的1个和盒子外的3个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
(3)从13个桃里去掉3个,再去掉6个得到还剩4个。
(4)想9个桃加上几个桃得13个桃。
学生交流操作过程,通过老师引导领悟到第4种方法最简单。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初步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操作中,认识平面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操作,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先让学生通过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方法对折,再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分别拼出不同的图形,即三角形、长方形,从而引导出平形四边形。
还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拼一个新的长方形、平形四边形、梯形,甚至其他漂亮的图形。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正确地引导学生操作,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有较多的数学知识较抽象乏味,光凭教师讲解,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疲劳,导致厌学。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增加操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较充分的感性知识,作为抽象思维的依据,大大降低了思维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使学生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爱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