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手指轻轻放进那只超级迷你的小手中时,会发现小宝贝立刻紧抓不放。他那样用力地攥着我们的手指,以至于我们能轻而易举地把他整个人拉坐起来。这可是新生宝贝的独门绝技,人称“抓握反射”,一般在出生月后消失。
但是,对你而言,你会觉得这个才出生几小时的小人儿居然已懂得对人依依不合了,因此,看着那只嫩嫩的小胖手紧紧地抓住爸爸的大手,那番温情足以让爸爸这个大男人流泪!所以,就让他沉浸在这样的亲情里吧!可千万别告诉他那只是新生宝贝的一种生理反射,只是个非常自然且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行为,并没有多少感情成分在里面。
科学真相
儿科神经和脑发展学的专家佛罗里安·埃南博士从进化生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反射行为的来源和意义。他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抓握反射是早在远祖的时候就被训练形成的,新生儿紧紧地抓住妈妈的皮毛,以防摔下来。”当光线过强时,眼皮会不由自主地闭上以保护我们的眼睛。这个信号传递到脑干,而没有到达更高一级的考虑和处理问题的脑皮层。如果要传到那里,我们就来不及闭眼了。有些条件反射,例如碰到热的炉台我们会迅速地把手抽回,这一动作甚至连脑干都不用经过,只是脊柱神经批准一下就已完成了。
而抓握反射则不同,它是脑干一手导演的结果。如果有什么碰到了新生宝贝的手掌心,那里的触觉感应器就会立刻由脊柱神经发出一个电子信号到脑干。脑干则马上给控制手指肌肉的脊柱神经发回一个信号,告诉它攥住那个触摸他的手指。触觉感应让他们自动地握紧拳头。如果这种条件反射的能力不自动消失,那么新生的宝贝就有可能无法用手去认识周边的环境了,因为他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手。
还有很多反射行为也是为了保住性命而作出的。比如当小宝贝的嘴接触到母亲温热的皮肤时,他会急切地开始寻找母亲的乳头,伴随这个觅食反射而来的就是吮吸和吞咽的行为了。如果宝贝不努力学习吮吸和下咽,那么在他掌握这些动作之前,可就有性命之忧了。
所有这些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事实上里面包含了极其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嘬奶头的动作,是与呼吸的控制分不开的。控制好这一系列的动作就是脑干的职责。但即使是健康的新生儿,也需要几天的时间来适应和练习。
乔治·巴特沃斯和布莱思·霍普金斯在观察胎儿出生前的一个典型动作时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胎儿会将手拿到嘴边。一开始他们认为这只是胎儿的一个偶然性的动作。但继续观察之后,他们发现新生儿会把手拿到嘴边,引人注目的是,手还没有到嘴边的时候,他们的嘴就已经张开了!小宝贝嘴边的肌肉一定是事先得到了一个让它们做好准备的信号。嘴巴等待手指的这一动作预示了新生儿将来能够完成带有目的性的动作。
研究人员在观察的过程中还惊异地发现,当新生儿把自己的手指送向嘴边时,他们通常没有觅食反射,但如果其他人试图触摸他的脸颊,就会有觅食反射发生。菲利普·罗沙特在1998年的观察中证实了这点,同时又指出,新生儿的这种条件反射应该算是最早的区分自己和他人身体的能力,也是区分自己与非自己的一个初级阶段。
但是这些反射动作不能一直保留下去。当大脑的力量强大到足够接管这些任务时,先天具有的反射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