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温暖的居室  温暖宝宝的心

0
回复
32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1 15: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爱妻还在怀孕的时候,你就满怀期待地开始为宝宝的降生做准备了。想象新生宝宝从妈妈温暖的子宫来到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环境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环境温度是最明显的改变之一,出生后的环境温度一般要比子宫内的温度低一些。由于新生宝宝的体温中枢功能不完善,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宝宝出生后体温会明显下降。如何为初来人世的宝宝营造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宝宝顺利度过人生最初的阶段呢?
  1.方法
  (1)为宝宝营造小世界。宝宝的居室空间不需要太大,专用的房间或专用区域应尽量选择朝南向阳、光线充足的房间。有条件的话,最好给宝宝和新妈妈留有专用的房间,也可把房间的某一处合适位置列为宝宝和妈妈的专用活动区域。
  (2)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新生宝宝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中,会打乱生理机能的正常运动,使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从而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影响其四肢活动和吮吸。在妻子产后疲惫无暇顾及时,你应想方设法让宝宝的体温恢复到正常。调节宝宝体温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即可。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宝宝不仅能保持正常体温,还能降低氧气消耗量,减少热量消耗,使营养素更大作用于生长发育。
  调节环境温度时,可根据宝宝的成熟程度和月龄进行适当地调整。一般说来,正常新生宝宝出生后第1天,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3~35℃;出生后2—5天,可逐渐降至22~26℃;出院后,环境温度保持在20~24℃即可。早产宝宝的环境温度要比正常宝宝高一些。
  保持环境温度的方法很多,空调、暖气、火炉、取暖器等都能调节出需要的温度,你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由于室内温度升高,空气会相对干燥,因此在调节温度的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当然,温度的调节也不能过度,高温同样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在环境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宝宝的体温会急剧升高,有时体温会持续保持在摄氏39~40℃。你遇见此情况不要惊慌失措,其实只要降低室温并给宝宝适时补水,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在注重环境温度的同时,还要重视宝宝自身的保暖工作。宝宝的身体保暖不足,会导致腹部、背部着凉,引起感冒、发烧、腹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是腹部着凉,会使胃肠蠕动加快,引起内脏肌肉呈现阵发性强烈收缩,使宝宝发生阵发性疼痛。因此,护理宝宝时,应随时观察其身体部位是否暴露在冷空气里。当然,不能只为做好保暖工作而给宝宝穿盖过厚。穿盖过厚会减少宝宝身体的活动空间,直接影响血液循环,引起身体出现异常反应。
  为宝宝搭建适宜的“温室”,是一项考验你的技术工作。在考虑宝宝正常生理运转的基础上,还应给其适当的环境刺激,锻炼其适应能力,增加身体的耐受力。
  2.应注意的事项
  宝宝床放置的位置光线不要太强,更要避免阳光直射,要知道宝宝的眼睛还很脆弱,强烈的太阳光会刺激宝宝的眼睛使其受伤。
  宝宝床的放置不仅要方便妈妈日常看护,还要便于母子经常性的目光交流。
  宝宝居室的湿度也是很重要的,.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等来调节,使之保持在50%左右。为了保证房间内空气的新鲜和湿度的适宜,还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夏季,新生宝宝的居室要凉爽通风,但要避免直吹“过堂风”,更不要用电风扇或空调给宝宝直接吹风。
  新生宝宝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很弱,因而要特别注意室内环境的清洁,预防细菌侵扰。应尽量避免众多亲朋好友的来访探视,当心室内空气污染和细菌侵入。家人外出归来,应清洗双手并更换外衣后再接触宝宝。
  家具要经常用干净的湿布擦拭;扫地时避免尘土飞扬,最好用半干半湿的拖把拖地。宝宝的床上用品应2~3天替换清洗一次,并在太阳下晾晒。
  家中最好不要养猫、狗、鸟等动物,更不要让宠物进入宝宝的居室。
  3.建议
  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可放一些柔和悦耳的音乐,首先可以提高宝宝的感知能力,其次能刺激胃肠蠕动,再次还可提高智力,可视为胎教的延续。注意要控制音量,声源不要靠近宝宝。有研究表明,在明快的色彩环境下生活的宝宝,其创造力远比在普通环境下生活的宝宝要高。
  居家墙壁若是单一的白色会妨碍宝宝的智力发育,所以建议你在布置宝宝的居室环境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明快的色彩,给宝宝形成良好的刺激,有利于身心发展。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