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大都为独生子女,平时家长包办的多,缺乏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我和蒜宝宝同成长”这一活动,就是针对孩子们的这一薄弱环节,根据活动主题设计的一节操作实践课,目的是通过让幼儿认识大蒜、动手种蒜、观察蒜宝宝的生长等各个环节,来锻炼孩子们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和增强孩子们与蒜宝宝比赛同成长的自豪感。
通过动手参与,不仅让孩子们在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中掌握了知识,还进一步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2、农村资源巧利用 农作物大变身
我们营里幼儿园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幼儿园,农村资源特别丰富,如:玉米、高梁、各种豆子、棉花等各种资源,到处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课堂。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引领孩子们重新认识这些农作物,我园举行了一次“农作物大变身”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和智慧利用各种农作物制作各种粘贴画、编织小手工艺品、拼摆游戏等。让幼儿重新认识了这些丰富的农村资源,还让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这些资源以另一种身份冲击了我们的视野。
农作物大变身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更让幼儿在想象的基础上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寿光市营里镇幼儿园郝美芳
3、多彩的户外活动
旗语是海军舰艇中国际通用的一种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由于它的特殊性,使孩子们对它的神秘充满了好奇。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揭开旗语的神秘面纱。营里镇朝阳幼儿园的老师们结合主题开展了“我是小小旗语手”活动,通过让幼儿学做旗语操、打旗语、做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幼儿全面了解旗语,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海军的仰慕之情。
多彩的户外活动,不仅让幼儿增长了知识,更让幼儿在参与活动时感受到户外活动的多样和多彩。
4、有趣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让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学前幼儿的身心、心理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来认识周围事物的。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置了一个区域——小企鹅超市。给幼儿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而我所提供的材料也正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废旧饮料空瓶、包装盒、包装袋等。模拟了一个超市场景,使他们自然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去操作、探索、交流、合作,体验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也使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运用的更加自然、愉快! 5、馒头风波
这几天吃午饭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在吃饭时馒头被他们扔得到处都是,有的扔到地上,有的掰碎一点一点扔到桌子上,有的甚至还往抽屉里塞,因为这事,我讲过很多次,但效果不明显。
有一天,孩子们吃午饭,结果馒头又扔了一地,我正想让他们捡起,突然我灵机一动,我从地上捡起馒头,放在耳朵上听了听,然又放在桌子上,孩子们都奇怪的看着我的动作问:“老师,你在干什么呀?”我说:小朋友,我刚才听到馒头会讲话了,它呀正在哭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馒头刚刚为什么哭呀?”“想!”孩子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让我听听,噢,馒头说呀,小朋友一点也不爱护我们,把我们弄的很疼,你们没有学过悯农这首诗吗?“有,锄禾日当……”“那你们都懂里面的意思吗?”我一边惟妙惟肖的说着,一边对这些孩子进进了随机教育。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静静地听着,“馒头生气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把它捡起来。”一会儿,小朋友就把馒头都捡起来了,桌子上、地上也很干净,我随机问到:“以后我们还扔不扔馒头了,”“不扔了!”真的再到吃午饭的时候,再也不见满地的馒头,可见随机教育真不错,胜过言语千万多。(寿光市营里镇幼儿园郝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