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孩子的提问能力_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0
回复
26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16: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案例描述:上周进行了一节语言活动,是首儿歌《泡泡雨》。这首儿歌篇幅短小、简单易懂。于是一开始,我运用简笔画的方式把儿歌的内容画在黑板上,让幼儿说说画面上的内容。然后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读了2遍后我让幼儿自己找找儿歌中听不懂的地方。举手的孩子寥寥无几,于是就请这几个孩子说说。一个说:“小狗、小猫。”我问:“是‘小狗、小猫’听不懂吗?”孩子摇摇头。其他几个也差不多提的都是类似的问题。经过启发,总算有一个小朋友提了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泡泡雨是一串串的?”于是赶紧抓住机会告诉幼儿虽然最后儿歌是学会了,但孩子不会提问的现象却给我留下深思。

反思:

可能是孩子把“提问题”理解为“听到了什么”,但更大原因还在于孩子不会提问。总以为孩子还小,很少进行这样的教学,教师也 总是习惯于“老师问,幼儿答”的教学模式,长期以往,幼儿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因此一旦让幼儿来提问,他们就不知该如何提问,把“提问”理解成“听到了什么”或“**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这样说”等等类似的问题。

策略:

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起提高幼儿的提问能力的意识,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

另外要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使用的 一般的句型,如“为什么……”、“……是什么意思?”

对孩子的提问可以从简单到难。一开始,可以从让孩子说说哪个词不明白,哪句话是什么意思着手,然后再逐步提高提问的能力。

多给孩子提问的机会。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渗透。

鼓励孩子的提问,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幼稚”的问题,教师不可以嗤之以鼻或不予理睬。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