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也是这样!(中班)_幼儿园教养笔记

0
回复
24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16: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午睡起床,我请小朋友们排好队去卫生间小便、洗手,准备吃点心。大家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好了队伍,突然队伍里发生了一阵骚动,危笑和欣莼发生了争执,只见危笑拼命地往欣莼的前面挤。我大声问道:“危笑你们俩怎么啦?”危笑先是一愣,继而满脸涨得通红,狠命地拉自己的头发,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我让你不听话,我让你不听话……”。我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一时竟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等小朋友们都坐下来吃点心后,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拉过危笑的手,温柔地问道:“危笑,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能告诉老师吗?”危笑委屈地哭了起来,哽咽着说道:“排队时欣莼来晚了,他插在我前面,我让他排到后面去,他不肯,还推我,所以我就拼命地往他前面挤”。“噢,是这样。那你告诉老师,刚才你为什么狠拉自己的头发,不疼吗?”天真的危笑告诉老师:“我妈妈一生气就自己拉自己的头发,刚才老师问我们俩怎么啦,我也生气,所以就……”

第二天下午以后,我特意去危笑家进行了家访,并婉转地将此事告诉了危笑的父母,谁知危笑的母亲听了我的叙说,一着急,竟也情不自禁地拉起了自己的头发。危笑的父亲在一旁急忙提醒她,她才不好意思地停下手中的动作。危笑的父亲痛心地说:“原以为这只是她妈妈的坏习惯,没想到对孩子的影响会这么大,今后真不知该怎么对待他们娘儿俩?”我与危笑的父亲交换了一些意见,并提醒危笑的父亲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防范于未然,但根本的改变是要从他的母亲开始。

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家庭。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成员之间的彼此影响,孩子的行为问题并非单纯就是他一个人的行为问题,而更多的时候,其父母的行为方式、情绪情感都是形成孩子行为“问题”的根源。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抚育者的不断强化中形成的。父母不仅造就了孩子的身躯,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与孩子接触最多,与孩子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母亲,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导师,她的处事行为、态度对儿童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作用和影响是不能忽视的。高素质的母亲,会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恰如其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能给予孩子良好的榜样和影响,并能给予孩子正面的指导。反之,则会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作为孩子的家长,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怎样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给孩子良好的正面精神指导呢?

首先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年青的母亲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心胸要宽阔,待人要宽容,处事要明智,行为要理智,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个性,健康的心理。在孩子面前,母亲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合理地宣泄;不要把工作上的恶劣情绪带回家去影响孩子,更不能把孩子作为出气筒,把恶劣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要特别注意克服自身的不文明、不健康、不理智的行为动作,因为,身教重于言教,那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更坏。年青的母亲应注意培养自己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正面和积极影响,这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父亲,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口,负有母亲同样的责任。从另一角度看,当孩子的母亲出现不良行为时,其父亲的责任更重大,对其母亲的不良行为不能视为其个人行为,这是家庭环境不健康的一个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纠正,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家庭气氛应和谐、宽松,这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家长应当争取做个文明的,理智的,拥有健康心理的现代家长。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