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幼儿园吃好饭后,都跑去区域玩自己喜欢的东西了,看着桌子上的米粒没有人擦,有个别孩子还忘了收拾自己的饭、菜碗,我心理很着急。看来在班上设置小组长是必要的,让孩子争做小组长来做值日生,为同伴服务,做老师的小帮手。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大家欢呼雀跃,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根据孩子们的讨论结果,“小组长”对我班幼儿来讲,可以帮老师、同伴做事了,这个让幼儿羡慕的职务,不管能力强弱,幼儿都愿意担任小组长,对他们来说,能当上小组长,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一组的每名幼儿轮流担任本组“小组长”,别提孩子带上小组长的牌子心理有多高兴。自班上轮流当“小组长”后。有些小朋友特别看重这个,说是可以管别人,还可以帮老师做事,孩子特别喜欢做这些。老师也会用这个来治他们,如果哪个“小组长”上课时乱说话或者吵架就要换人,所以我发现孩子们都比以前认真多了,老师也省事多了。
在我班当了“小组长”有时还能做“小老师,”我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来管理,为了“小老师”的有效管理,我特意把奖励的“大苹果”、“五角星”粘贴纸给了“小老师”。有一次,中午“小老师”的时间到了,班上这位“小老师”的手在家里不小心弄疼了,还是坚持做“小老师”,他的安排是让小朋友一个一个念诗歌,这位“小老师”说:“今天我的手很疼,你们念好儿歌就自己动手贴一只大苹果粘帖纸。”小朋友听了很高兴,都上来念儿歌,然后自己拿一只大苹果粘帖纸。有一位晓晓小朋友,他上来念儿歌只念了一句,就拿了一只大苹果粘贴额头上了,“小老师”是没有意见,其他幼儿纷纷对我说:“晓晓念了一句儿歌,没有把儿歌念完就自己贴了只大苹果了。”我说:“怎么会这样了?”小朋友都七脚八舌把晓晓额头上的大苹果拿掉了,我也没在意。
轮到我组织活动了,我拿来了新的橡皮泥,小朋友都很高兴的玩,这是晓晓小朋友不见了,找找看,他躲在橱柜的后面 ,看着我来了,就瞪我一个白眼,一看就知道他还在生我的气。我主动地跟他交谈:“你没有念完儿歌,所以,小朋友不同意,下次注意就事了。”把他抱到座位上,一会儿,被新鲜的橡皮泥吸引了,很快忘记了刚才的事,就对老师说:“老师快来看我捏的蛇了。”我点了点头。
但孩子的刚才反应却给了我敲响了警钟,作为老师,却没有组织好“小老师”的明确目标,通过这件事,我班制定“小老师”怎么奖励方法,让全班小朋友懂得怎么做了可以得到大苹果吗?让孩子们受到锻炼的同时还能受到老师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