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放学后,我和兰兰老师把教室整理好正准备回家,文浩的奶奶匆匆忙忙来幼儿园了:“老师,文浩呢?”“文浩回家了呀!”我和兰兰老师异口同声的说道。“没有呀!我在家里忙,忘记接孩子了!这不是刚刚到学校吗?”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的心里不由得揪紧了——都担心起了孩子的去处……下午放学时,孩子们都是一个一个出学校门的,文浩是让一个老太太接走的,难道……,我们忽然想起文浩奶奶一次都没有单独同老师交往,我们两个只认识文浩爸爸、妈妈,他奶奶则不怎么熟悉,才导致不知道谁接走了孩子。我们还以为是文浩奶奶接走的呢!我心里想到,文浩一定认识接走他的人,否则,文浩一定不会乖乖的跟接他的人走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文浩是个聪明的孩子!而且,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放学前都叮嘱她们:千万不能跟陌生人走,否则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聪明的文浩更是在我们强调时怕得要命,他更是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的!经过我们的安慰和启发,文浩奶奶慢慢从慌张中稳定下来,开始配合我们慢慢思考起来,文浩有可能是哪位热心人接走了,经过筛选,确定了几个“嫌疑人”,我和兰兰确定了三路方针同时行动:我打电话询问同文浩家较近的几位家长有没有捎文浩回家的;兰兰老师则在学校附近寻找线索;文浩奶奶则迅速回到她们本村的亲戚处寻找……“案子”在紧张有序的气氛中“侦破”着,短短的二十分钟过后,仿佛是度过了漫长的几昼夜……文浩奶奶报平安的电话对于我来说是真正的天籁,“文浩被姥姥接回家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高度紧张的我们俩好似跑了了两个“马拉松”。事后,我们分析还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因为平时强调的不严,接送孩子是接送卡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一场虚惊,但是“失踪的孩子”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敲响了警钟。(寿光市双王城寇家坞幼儿园 刘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