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办理经常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我发现每次玩角色游戏时孩子们都争抢着开医院,而对其他角色(会计、售货员等)不感兴趣,我有些不解,就去问几个“大夫”、“护士”,为什么愿意玩开医院的游戏。他们告诉我,因为“医生”的“医疗器械”最多,他们指了指满桌子的听诊器、针管、显微镜、体温表------我明白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是丰富多彩的玩具。看看其他游戏角上的玩具,确实寥寥无几。
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动脑筋,为幼儿制作了书报亭、银行柜台、公用电话亭等玩具,为角色游戏提供了充足的材料。
今天班里又开展较色游戏活动了,孩子们看到这些形象的玩具,都争抢着扮演各种角色,我由衷地感到一丝欣慰。玩具确实是孩子们的天使啊!
奇妙的小花
我们班的子烁小朋友,有个持续了两、三年的坏习惯——吃手。他在家吃,在幼儿园上课也吃,下课玩的时候也吃甚至晚上不把手放到嘴里就睡不着觉。这个习惯很不卫生,嘴里被手扒的经常流口水。家长怎么教育都无法改变他的坏毛病,非常着急,多次向老师诉说苦衷,请求老师配合教育。在幼儿园,我们老师一发现他吃手就及时制止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收获甚微。有适当这老师的面他不吃,可常常被这老师偷偷地吃,特别在睡觉时,更控制不住。为此,我们和家长都很伤脑筋,一时也找不到好的办法。
有一天,我在用“即撕贴”做水杯标志时,子烁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得入神,对这种一撕下来,不用胶水就能粘住的东西很感兴趣。我灵机一动,用“即时撕贴”上的小花,贴在他的手上。我说:“子烁,这朵小红花知道你不吃手了,它很高兴,想跟你交朋友,你愿意吗?”子烁小朋友非常欣喜地点点头,举着手边跑边喊:“小红花和我交朋友了!”我留心地观察他。午睡时他把手拿到嘴边,又放下了,反复了好几次,看来这朵“小花”既让他无从下口,也使他不忍下口。他第一次不吃手文静地睡着了。
第二天我又给他换了一朵黄颜色的小花,第三天我又给他换了一朵蓝颜色的小花,第四天我又给他换了一朵紫颜色的小花,并将他每次从手上换下来的小花贴到评比栏里。这使小子烁倍受鼓舞。一周下来,又一周下来,在幼儿园里,再也看不到子烁吃手了,子烁的妈妈也高兴地说子烁在家里,即使晚上睡觉时,也不把手放到嘴里了。
改变孩子的还习惯对孩子一生都很重要。采用一些巧妙的也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老师应善于“发明”这些巧妙的方法,并抓住时机巧妙地运用。
大公鸡为什么还不来
吃饭前,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鸡和漏嘴吧》。小朋友们开始吃饭了。晓然吃饭时一颗饭里也没掉,嘴里还说:“我不掉饭粒,我不做漏嘴吧。”我高兴地表扬了她:“晓然真乖。”话音刚落,晓然接着说:“老师,硕硕掉饭粒了,大公鸡一会儿来捉他。”我心不在焉地随口说:“对,大公鸡一会儿来捉他。”小朋友们大都吃完了饭,晓然还在边吃边看着门口,硕硕满脸泪痕地往嘴里塞着饭。我大声说:“你俩在搞什么鬼?一个哭的,一个看的!”晓然委屈地说:“老师,大公鸡怎么还不来?”这时我才明白孩子把我的话当真了。
这件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一个幼儿教师言行的重要性,在孩子们心里,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都是真真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幼儿讲话时要留心,要认真,不能心不在焉。随口答应,不能讲反话和不符合实际的话。
苹果被谁咬了一口?
我班自然角的旁边,我摆放了两个自己精心制作的蜡质“苹果娃”。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苹果娃”漂亮的小脸蛋不知被谁咬了一口。我有点生气,心想,我必须不动声色地把这件事调查清楚,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在参加户外活动的时候,艺寒小朋友慢慢走到我跟前说:“赵老师,大苹果在自然角里那么多天,不就坏了吗?”我心里一动:“是他?”我转过脸来,和蔼地问他:“这两个苹果好吃吗?”“不好吃!”“那你为什么咬他一口?”“我家里的苹果,时间一长就烂了。这两个苹果放了那么多天,我想看看它坏了没有。”我笑了,对他说:“噢,是老师不好,自然角里的苹果,咱们应该经常换新的。”
孩子是多么天真啊!如果把这些天真的念头,当做他们的错误,采取批评指责的办法,我们倒有可能犯错误呢!(稻田镇赵庙幼儿园——赵美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