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创造精神 寿光侯镇台后幼儿园 潘乐华 今天刚吃过午饭,不知哪个小朋友说:“星期四的值日生要干活了”。只见孩子们有的拿抹布、有的拿笤帚、还有的拿叉子。擦的擦、扫的扫。
我正在帮服药的两个小朋友喝药,一抬头看见李旭盈小朋友手里捏着抹布的一头在桌子上不停地将抹布转呀转,我不禁问:”李旭盈怎么擦桌子呀?“她好像没听见,继续玩她的抹布。一会跑过来说:“老师你看我做了一只蜗牛,这是蜗牛的头,这是蜗牛的触角,这是蜗牛的硬壳。“一听蜗牛孩子们都围拢了过来。我肯定地说:“好!真像蜗牛,这是怎么做的?“她认真地一边说一边比划:”我这样将抹布转呀转,转上了很多劲,再把它盘起来.....“还没等她说完,不是值日生的小朋友也找来抹布学着李旭盈擦桌子的方法擦起了桌子。一会儿,一个个的蜗牛出来了,他们还托在手上玩起了"蜗牛"爬行比赛。
可见,孩子是有创造力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地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嫌弃他们,或者硬逼他们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实在是创新教育的大忌。
崔洪宾你一定能行 潘乐华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时,我拿着套圈和玩具小熊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请孩子们在一米之外把套圈套到小熊头上。孩子们玩得很起劲,欢呼声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感染了崔洪宾——我们班最小的一位小朋友。他飞快地跑过来,拿起套圈就往小熊的头上套去,一次、两次.....都没套上。于是他由兴奋到急躁、到失望,最后无奈地坐在一边哭了。
我走过去,拉起崔洪宾的手,来到套圈的地方,我将套圈往前挪了挪说:”崔洪宾你一定能行。“他迟疑地拿起套圈,套了一次,果然套中了。我对孩子们说:”给崔洪宾鼓掌。“孩子们鼓起掌来,崔洪宾笑了。下面的时间他一直在玩这个游戏,而且很有兴趣。
我想,虽然套圈的距离近了,没有达到对一般小朋友套圈的要求,但这一做法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幼儿的发展原本就是有差异的,对幼儿的要求,不能要求”齐步走“,而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管对哪一个阶段的孩子,教师都要创造条件给他一些成功感,因为成功感是一个人勇于向前的催化剂,是自信的源泉。给他一些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