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_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0
回复
24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16: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灵的盛宴   假日里,到朋友家玩,见桌上放一本杂志,便顺手拿起来漫不经心地翻看。开始是一些笑话,接下来是“第一推荐”。能值得做第一推荐的,应该很不错的吧。于是静心看起来。看着看着,心头止不住一阵阵酸楚,早已是泪如泉涌,擦也擦不败。好打动人的文章!好打动人的人!
这篇《洗手间里的晚宴》,大致讲的是,主人开晚宴,要每晚回家的女佣留下来帮忙,女佣是个单亲母亲,她出于无奈,征得主人同意,带着因无人照顾的四岁孩子来到主人家里,但却无处安置孩子,最后只好放男孩儿在主人专用的洗手间里(在贫困中长大的孩子并不知道它的含义),告诉他这是单独给他准备的房间,并拿出在来时路上买的两根香肠,放到一个盘子里:“这是属于你的,宝贝,晚宴开始了。”对这个小孩来说,香肠是多么丰盛的晚餐啊,他高兴地唱起来。当主人顺着歌声发现了男孩,一番对话后,主人放弃所有的客人来陪孩子,他和孩子聊了很多,他使男孩坚信:洗手间是整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后来客人也不断加入,最后他们干脆一起到小小的洗手间里,给男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一场闹剧。多年后,男孩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公司,也有了带几个洗手间的房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人。每年他都会拿出很大一笔钱捐助给穷人,可是他从不举行捐赠仪式,更不让那些穷人知道他的名字。
这则短小精悍,感人至深的故事,对每个人来说可谓不能不有所感触,有所启迪:要洞悉孩子的心灵,要保护孩子的自尊,要满足孩子的需求,要善待每一个孩子,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怎样的环境下。尤其作为师者,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更应小心、轻柔地维系孩子的自尊,呵护孩子的心灵。

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
现在的小孩子们,个个馋猫似的,总是很贪吃。无论你怎么强调,地上的瓜子皮呀,塑料袋啊,糖纸、碎屑什么的,就是不断出现。我就采取果断措施:“不准往园里带零食!”“谁再带吃的就扔进果皮箱里!”等等。还别说,这一招也蛮奏效,地上的小垃圾不再出现了。
谁知没过多久,旧病重犯。怎么办呢?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我试着抓住、利用身边的具体事例,向孩子们讲解,进行说服教育。问孩子,要是我们一进活动室,就看见满地的瓜子皮、碎纸屑,好不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怎么样就没有瓜子皮了呢?”“不吃瓜子!”小朋友争着回答。“对呀,在幼儿园里,是不能随便带吃的东西来的,更不能随地乱扔,况且,多吃零食是没有好处的。”接下来便向孩子说明吃零食的危害:如果零食不离嘴,胃肠道总是在不停地工作,得不到休息,就会降低正常的功能,使一些消化食物的酶分泌减少,消化器官不能高效率地工作,结果造成消化不良。此外,吃零食还不易搞好饮食卫生,容易发生肝炎、痢疾等胃肠道疾病。然后让他们讲讲自己的亲身体验。这下,孩子们可就议论开了。我趁机引导:“那么你们还会乱吃零食吗?”“不会了。”“光说不行,从现在起,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不再乱吃零食、不再乱扔垃圾了,看哪些宝宝做得好。你们认为这个主意怎么样?”“好!”
这一方面解决了卫生问题;另一方面,又杜绝了孩子们乱吃零食;再者逐步使他们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爱清洁讲卫生的行为。

老师像妈妈
户外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沙,总感觉到身边有个孩子蹭来蹭去的,转身一看,原来是我班的明明小朋友。 “明明,怎么啦,有事吗?”我随口这么一问。“老师,你真像我妈妈!”明明甜甜地说。哦,想起来了,怪不得最近几天老觉得身边多了个小影子呢!原来是这个小尾巴呢!“是吗?那就和老师妈妈一起来玩沙吧!”我附和着说。明明没作声,用温柔的眼光看了看我,就埋头玩沙了……
是啊,孩子还这么小,虽然来到了幼儿园,离开了妈妈,但是他们的依赖性还很强,安全感还很弱,他们的这些需求由妈妈转移到了老师身上,我们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在传授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像妈妈一样去呵护他、关心他,建立他们的安全感、依赖感,使他们在幼儿园就像和在家一样,和老师相处就像和妈妈在一起一样,使他们很好地融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对老师消除任何的畏惧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不只是相貌上的像妈妈,更能体会到老师在各个方面像妈妈一样的关爱,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让每个家长安心、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 ,更让我们每个幼儿教师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母性,呵护、陪伴、见证每个孩子的成长。

尊重孩子的选择
今天中午孩子们离园的时候,涵涵一看到妈妈,竟“哇”地一声哭着跑向了妈妈,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急忙跟了过去,只听他妈妈问:“怎么了?”“老师不给我绿气球,呜呜呜……”涵涵委屈地说。
这时我也就来到了他们母子身边,听到他们的对话,我一下子明白了,急忙向他妈妈做了解释,事情是这样的:上午上活动课时,我和小朋友们玩了一个“变大了,变小了”的游戏,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气球,可当我把气球都发完时,涵涵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不要红色的,我要绿色的!”气球每人一个,没有多余的,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和涵涵换一换气球?”可没有一个人回答我,孩子们刚拿到气球一股新鲜劲儿,都已经争先恐后地开始吹了,于是我说:“涵涵,红色的气球也很好看的,吹起来就像个大苹果,你吹起来试一试,好不好?”看到小朋友们都开始吹了,也没人和他换,涵涵也就无可奈何地回到座位上吹了起来,当时我也没发现他有多么不高兴什么的,总之一节课就这么在孩子们的欢笑中结束了。没想到放学时竟发生这样的事!
听完我的叙述,涵涵的妈妈对他说:“好了,好了,妈妈回家给你买好多绿色的气球。”他妈妈又转身向我说:“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绿色的东西,没事的。”说完就领着孩子走了。
看着他们母子的背影,我一下子感觉到了自己工作的失误,在发玩具的时候,我如果首先想到每个孩子会喜欢不同颜色的气球,或许让他们自由的去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而不是我去给他们强硬地下发,结果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不只是涵涵,也许还有很多小朋友不喜欢自己手里这种颜色的气球,只不过没作声罢了。如果变通一下,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喜欢的气球,说不定同时还会加深孩子们对颜色的认识呢!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在今后和孩子们的交往中,要真正地走进孩子、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去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他们的想法,启迪他们的心灵;真正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像妈妈一样地关心他们、体贴他们,让那句“我的老师像妈妈”得到真正完美地体现。(寿光市侯镇南仉幼儿园 李英)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