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7 c# A! o. j
* w+ }$ l/ b0 J/ l, Q3 _
+ F1 s( t: b9 Y$ C+ T7 n
; [1 j" [& z3 J/ x7 h1 K1 c
, d N) |9 _) w5 Z- n; F
巍山县大三家村民小组易地搬迁安置区正在新建的民居 # L8 ~; [- k' J& z4 I3 d% i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年内要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120万贫困人口脱贫。这12个县中,大理占了4席:祥云、宾川、巍山和洱源。/ c5 c3 b2 S; {6 d0 G) m
为实现这4个县摘掉贫困帽的目标,半年来,大理将脱贫攻坚当作头等大事,派出驻村扶贫工作队,推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建设易地搬迁安置区……而作为脱贫的主角,贫困户们在想着什么,他们的生活是否已经有所改变?日前晚报记者在这4个县进行了走访。' [$ R& e q9 T
扶贫工作队0 s) G& b: ?% P- Z% Z
全州派出驻村扶贫工作队592支4083人
4 a% L- N! g, |! H3 X3 i扶贫资金
) g" y1 y% e! C- J7 ~/ j/ x U; o5 @每年计划投入100亿元6 H+ _" K& A8 \; ]" P: L
今年已到位扶贫资金40.17亿元9 [- u, z7 N) T0 d% t3 T
建档立卡
( P% y' m, [; J剔除不精准对象33957人
! i5 r S; S! f" o+ c7 Z新识别补录贫困33959人, ^ [7 H/ K1 V, {
符合条件退出69035人
( m2 q' I5 E" s P, l2015年末全州贫困人口25.41万人
8 T8 J+ A( ]9 G ]0 g# _0 y" K2 u易地搬迁" L% }5 [9 _) C: w( H4 \4 E
今年计划建设279个) h3 R/ I* C* W5 z4 {
易地搬迁安置区(村); ~4 R7 s; z0 X$ x) W9 p% A
易地搬迁9887户3.34万人# H" Y" y: P2 Q# D& x
到5月底
0 @/ p4 i) X( W; K) q已开工建设231个安置区(村)完成投资11亿元& e3 C c) D, M4 M( S1 b( M2 ]
他们的心愿4 C+ l' r7 F( y( O; S
“有政府帮忙,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搬进新房后,我想发展产业,再找个媳妇。”——陈永春
6 c) q; M7 F& L5 @, z# R(祥云县东山乡小庄子村贫困户)- G3 |; F% @9 O# t" f% E$ N
陈永春已被纳入今年的易地安置扶贫对象。政府补助6万元,无息贷款6万元,盖起100平米左右的新房。他计划明年春节前搬进新家。到时候,再筹集1万元启动资金,租上三亩田种菜,发展蔬菜产业。
+ A* N5 l1 x' R7 c4 s“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帮我建新房。以后,我想加入村里的养鸡农业合作社,靠养鸡、种菜、种梨来致富。”——凹正月季
3 Z8 e$ e0 g o2 V$ T9 e, H1 m(巍山县大仓镇新胜村委会大三家村民小组贫困户)5 G4 S5 e& ?# {2 \8 ?2 W( J" i8 i
凹正月季家位于滑坡地段,房屋开裂。患糖尿病的丈夫去世后,家里欠了4万余元外债,被列为村里的贫困户,纳入了易地搬迁的范围内。政府给4.6万元补助,贴息贷款6万元,再自筹部分资金就能够建新房。
1 c$ }. l) P& B$ C9 l2 B“听说政府对我们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产业扶持,等申请到这笔钱,我想回去养猪,发展小型养猪厂。”——杨红波+ F6 q* @% n8 e/ n9 [! b0 H
(宾川县平川镇古底村委会水洞村村民)
' ~2 P4 x: z6 x9 U# j: F: d6 `丈夫病逝时,留给家里五六万元的欠款。在当地劳动力转移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杨红波来到宾川县一家农业观光开发公司打工,公司管吃管住,每天工作8小时能挣70元。她希望能早点还清借款,让孩子们生活条件更好一点。
! }# M9 S% Q7 L' }“我家拿到5万元产业扶持贷款,在山下租了4亩地种葡萄。家里还有3亩包谷地,我想改种冬桃和冬早蔬菜。搬到扶贫安置点以后,我们更有信心脱贫了!”——汪体能# k2 M% v, W: f( L, L2 d3 y
(宾川县乔甸镇雄鲁么村委会子弟棚村村民)
: R- G/ ~) ], ^汪体能全家六口人,两个老人60多岁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他家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户。“我们居住的老村,有严重的山体滑坡。做梦都没有想到,能把我们搬迁到这里来,真是天上掉馅饼!”汪体能说,新盖的100多平米的小楼,年底就可以搬进去了。
- Z* g$ n# V% n. I终于圆了梦
6 r- I! d, A( D: ? ^“这房子盖得真是好0 [0 j n7 G: m$ |% J' n0 K
看地基就知道了”
+ T7 N" w- |; K1 b住上屋顶不会被风雨掀翻的房子,是赵国周一家多年来的愿望。42岁的赵国周是宾川县大营镇大营村委会普连棚村人,家里的老房子是10多年前修建的,就一间空心砖简易棚屋。后来女儿大了,夫妻俩搭上石棉瓦,勉强又凑出一间几平米的房间,中间的过道便成了临时客厅、餐厅、厨房。% | h& D& }) M @ g- r1 v
“我们这里风大,有一次瓦直接被掀飞了,后来每次刮风就担心。”女主人宋习香说。. [0 w: ]3 n; a
“想盖房都想四五年了,但始终没有这个能力。”赵国周说,由于妻子常年多病,他平时出去打工,日子仅是过得去,盖新房梦只敢想想。
8 j, _& j/ b, A. i4 t不过今年春节,他们一家终于夙愿达成,搬进了新房。新房就在老房对面,3间,一共60平米。“这是政府帮盖的房子,我们没出什么钱。”6 U. N" E( o6 G1 y
赵国周指的是宾川县“千户新建”工程,为帮助无住房、住危房且无能力建房的贫困户,当地实施了扶贫安居工程,今年涉及1410户。整合扶贫、住建及财政资金,每户补助6.81万元,按照“统一补助标准,统一图纸规模,统一组织建造”的方式,免费为贫困户新建60平米的住房。已建成入住610户,正在建设800户。
+ B& X8 J/ e' D" J4 u- d$ _7 O“过年时在外地读中专的姑娘回来,看见新房真是太高兴了,选了她最喜欢的一间房,要回学校的时候还舍不得走。”说到这,宋习香也笑了。夫妻俩还领到了1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准备去买一条牛回来养。“我们家有5亩水田、5亩山地,有了牛我可以在家好好干生产。”赵国周说,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2 ]0 K; F( r6 q+ }) X; v不过,这样的政策只是针对少数完全无能力建房的贫困户,“有点能力的,我们都希望能调动他的积极性,而不是大包大揽,这是扶贫,而不是养懒汉。”一位扶贫干部说。4 @# o* H# w! M( x. `
在祥云县下庄镇大仓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一排钢构房初见雏形。工人们有的忙施工,有的在路边种树绿化。李金昌家的新房就在其中,他每天都到工地上来看看。这次村里易地扶贫搬迁,以统规联建的方式建设新型钢结构抗震安居房,李金昌家拿到了政府6万元的补助,再加上易地扶贫搬迁贷款6万元,就等着住新房了。
6 D# |0 Y9 \5 i5 [7 j9 t“我本身也是盖房子的,每天来看他们施工,这房子盖得真是好,光看这个地基就知道了。如果是我自己盖,设计肯定不行,用料也不会这么好。”李金昌说,预计今年10月就能拿到新房钥匙。
% d% l8 `& c' y" W9 z. I还贷的底气
8 ^& m" x: F% m% M% U- j/ L; o5万元贷款入股
/ q( ?) ?: Q0 O: Z+ B9 C贫困户家家有分红' x5 b7 L9 g4 {
新房是住上了,可身上也背了几万元的房贷。“这个问题不大,我家里有烤烟,现在村里又规划了1500亩冬桃、红梨种植,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有产业,心里就不慌,而且这个贷款3年后才开始还,来得及。”李金昌说。
7 |/ ^& X$ T1 M0 i0 D: ]这种底气,记者走访中在很多贷款建房的贫困户身上都能感觉到。改善住房的同时,大理州围绕贫困户增收脱贫,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的产业扶贫格局,推出了多项措施:一是用实信贷扶贫资金,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产业扶贫,三是互助资金助力产业扶贫,四是探索创新“电商扶贫”。
( H) @: s. j, A7 A( h4 u; q* j. }在宾川县大营镇萂村,采取的是贫困户+党支部+龙头企业扶贫模式。萂村是全县2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过去主要以水稻、蚕豆、玉米等常规作物种植为主,贫困面较大。在推进萂村脱贫时,县、镇两级以葡萄基地建设为载体,探索产业扶贫模式。% T. Y! l& [& X+ q
在萂村正在建设的200亩标准温室大棚基地,村民杨希林正在葡萄苗间隙通道里种黄豆。“我肋骨受过伤,干不了重体力活。来这里上班,我一天的工资是80~100元。”杨希林说,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的土地流转到了合作社,每年有1万多元的收益。他家获得的产业扶贫贷款5万元,以入股的形式投资到了基地,每年都有分红。3 m6 i. z0 \0 \& o0 M7 }
这个正在建设的基地,由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基地每年预计可产生500万元纯利润,其中贫困户户均分红收入可达1.7万元。9 p' H- [ I) Z* n( r! E
2015年至2016年,宾川县争取到产业扶持贷款5.2亿元,对有贷款意向的贫困户均给予5万元以下贴息5%的贷款发展产业。对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企业、合作社,也有项目扶持贷款或以奖代补资金。目前,全县已发放产业扶持贷款1.2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208户11007人。
% j1 v2 ?/ N8 z公平是关键% n& t. x8 c# k* Z7 ^
建档立卡找出
* D; H, X* b, A1 k6 H% J, n3 q3 i6 j. p最需要帮助的贫困户
/ `: z/ f1 R' n9 C5 @“不管是建房还是产业扶持,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事情做得公平公正。”一位扶贫工作队员说。如何公平公正?那就要把最贫困的人找出来。
6 ~) F# b8 w& b7 Z4 j% U早上8点,巍山县南诏镇新村村委会的院落里就忙碌起来了。来自大理州、巍山县两级驻村扶贫工作人员,有的在办公室统计前一阶段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有的和村干部一起接待来访的村民,有的则收拾背包准备前往县城报送材料。, x) f/ b4 |8 ^. E
在村委会的院墙上,挂有脱贫攻坚示意图、脱贫目标责任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表等图表。从图表中可看到,这个有着470户、1782人的村委会,在2014年时有108户贫困户,共390人。2015年建档立卡22户共78人实现了脱贫。同时,在这些图表中还能看到每一个贫困户在建档立卡时的人均年收入、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帮扶措施、致贫原因、计划脱贫年度和帮扶责任人等很多细致内容。而这样的图表,不仅在新村村委会有,在大理州每一个村委会的墙上都挂着。- R2 m6 r7 C% s; q
但图表所反映的内容,相比精准扶贫的措施依然简略得多。仅贫困户个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就有9项精准要求。首先是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行入户调查,完成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再向村民、党员发放评议表、登记表对申请人进行评议。对村小组一级评议通过的名单,还需要通过村民代表会、村“两委”认定,同时所有评议环节的记录也归档保存。通过上述评议环节,被拟定为贫困户的人家,还要在村内张榜公示,村民无异议后,才能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 k* ] Y5 I% ^2 I Q( c- b通过建档立卡,把最贫困的人找出来,用最好的政策帮扶他们,用最管用的办法实现脱贫摘帽。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b6 }% X. q) D( i/ Z7 p
访谈
. h! A+ T) U; C& \# a+ A! w% _大理州扶贫办主任施榆兵 :
7 P* y4 e* c: H9 J4 ^脱贫之后还要帮助他们避免返贫5 j/ B2 h5 {8 h8 l0 E7 t
春城晚报:大理州近年来的扶贫工作有什么特点?% q( n7 U0 \1 p3 S9 [
施榆兵:以往,各地区的扶贫工作都相对粗放。因此,这一年来我们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化。在全省创造性地开展“两户合一”,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的纳入低保兜底保障,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的纳入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两线合一”,实现低保托底标准线和贫困线标准相一致,从而扭转扶贫不精准的问题。( c0 B- q. T2 x- N
此外,如何建档立卡也是一大特色。通过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记录下扶贫前、后的经济情况,以及政府每一项具体的帮扶措施,让扶贫工作公正透明、有据可查。
& u7 [5 w: i4 s. e# T春城晚报:我们看到每个贫困村都挂着扶贫项目进度表和责任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 u h1 r% }$ ]2 Z
施榆兵:“挂图作战”也是大理州扶贫的一个特点。非常具体地把工作内容反映到墙上,让村干部一看就明了扶贫工作的进度,还有哪些工作没做完,看看图表就知道。同时图表还能让新加入扶贫队伍的干部快速掌握情况,明确责任。县一级和州一级的扶贫办也将“按图考核”扶贫工作。
3 ?. v- y$ ~) G5 ]$ i8 ], m v" _春城晚报:精准扶贫之后,如何确保脱贫人口不再返贫?9 y. I5 i8 h8 i9 u/ C( \$ U
施榆兵:扶贫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让被扶贫的对象可持续地生产生活,不再返贫。为此,我们积极联合企业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让企业吸纳一部分贫困户就业,帮助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帮扶企业。同时,由州、县两级财政资金向银行垫付风险金并由财政资金贴息,让贫困户能向银行贷款5万元用于发展生产。只要贫困户愿意,也可将这5万元的贴息贷款入股到帮扶企业中,一来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流转问题,二来贫困户可以每年从企业中拿到数千元的分红。$ Z& {. ]) J: S
这样,同一个贫困户,既有工资收入,又可以收取土地租金,还能拿到企业分红,不仅让脱贫变得容易,也能确保后续几年都能有稳定的收入。
! i( k# d8 a, i& n) {8 ^0 u8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还发现,几百元或几千元虽然难以用于建设基础设施,但对普通农户来说,则能达到雪中送炭的目的。很多农户能够用几百元,买一批种苗,买两只小猪或是几十只鸡。购买的种苗或家畜过几个月就能出售赚钱,小钱是能够起到大作用的。
, G V9 Q- w1 n) k7 Z* P1 p9 `因此,大理州还将在300个贫困村设立扶贫互助资金,每个村注入30万元,村民在困难时可向村里借钱,解决燃眉之急。而这笔钱还是“活水”,钱是借而不是给,这笔钱一直都在,能长期帮助困难群体。
, G. G! q8 q" a4 Y9 l! p春城晚报 记者 杨茜 秦蒙琳 程权 文 徐雁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