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地共建创“造血扶贫”新模式4 T/ l5 `1 c+ _9 b4 v; l* l
云南南涧县小湾东镇是国家重点工程小湾电站所在地。近几年来,随着电站由开发转入常规运营,工程项目和流动人口减少,当地群众务工机会也随之减少,有的移民群众靠征地赔偿坐吃山空,发展陷入停滞。! m* V, e6 b5 g1 h5 W7 u
为促进库区移民群众就业、让群众持续增收,走上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4年11月,由小湾东镇党委和小湾电厂支持当地党员群众发展组建起“小湾群民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依托小湾电站,从事劳务输出、绿化、经济林果种植、江面捞漂、巡护、保洁及土建等工作。! v, }0 n! B. l% H- b
小湾东镇党委书记张虎介绍,合作社目前入股资金75万元,覆盖小湾东镇7个村委会。其中岔江村600户群众以电站支持的30万元入股,每户群众凭股权证每年可以享受不低于1000元的分红,岔江村委会以自行筹资的10万元作为合作股份入股,岔江村集体将从合作社获取3万元分红;今年初岔江村和小湾东镇其余6个村集体又以电站支持的35万元入股,与合作社签订了新的入资协议,每个村集体追加入股5万元,按协议规定2015年岔江村集体从合作社获取5万元分红,其他6个村集体每个村集体获得2万元分红。
" W6 i! F+ R4 s至2015年底,合作社已实现营业收入2000万元,为当地143户扶贫建档立卡户及其它157户困难群众解决了就业难题,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100多万元,为岔江村困难脱贫摘帽奠定坚实的基础。小湾群民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通过企地互联共建,有效解决了库区移民后续发展难题,探索出了民族山区“造血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c8 L; O I1 N6 ?
张虎介绍,合作社通过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帮扶困难群众,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当地群众“等、靠、要”的观念转变了,“电站是我家、维护靠大家”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地方的稳定与发展。
# L' m; {* Q3 I拓产业助力多元发展9 m( c( g2 _' X( @2 z
小湾群民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依托小湾电站通过劳务输出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还采取以点带面、示范推进的发展模式,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农民自愿参与,逐步吸收社员土地入股、资本入股、技术入股等灵活形式,适度控制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促进合作社发展和群众增收。. X2 P; u( F/ \5 F% a# U' v( p0 k" {
查国雄介绍,小湾电厂还将电站建设施工区完工后的300多亩施工用地“拆建复绿”工程委托给合作社承担,并将近200亩已种植枇杷、石榴、桔子等经济林果复绿区的管理、收益提供给合作社,逐渐实行集中规模经营。合作社正规划将小湾东镇岔江村委会三家村、马鹿塘等移民村的土地以入股、租赁等形式承包过来,连片发展梨、芒果、油橄榄等热带经济作物,打造沿江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经济带。
+ a$ O- s/ D2 X2 P+ z c( Z未来,合作社将以地方特色生态种养殖、小湾旅游休闲为突破口,实现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化塑造,与其他专业合作社实行跨区域跨行业战略重组,精心打造“小湾合作社”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
. d' z: ~3 T: ?& Q" ?: I6 v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