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家在云南系列 | 人畜共居的村庄

0
回复
268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3 21: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q' `* s5 N' E! a) B6 c. \& l$ k  ; J0 f2 \9 ^3 e5 @' g
  【家在云南系列】
  T& X9 U! }4 J1 g& L/ L0 g; y  乡情记 | 人畜共居的村庄( F6 l: I( c" C
  图文 | 老黑 出品
0 E: D; }) d5 u! ~) ^5 N; B  你爱死了这人畜共居的村庄,行走其间,沉醉不知归路。你想,如果此时偶遇老黑,会是什么情景?你想,不想当司机的士兵不是好裁缝,能否当老黑的裁缝呢?你想老黑也太黑了,于是嚎啕。
5 @+ w( Q  n% r  4 N) m. K7 H$ g- [& w" C8 I& R0 K
  在老家瓦怒卜,做一棵树也许不错,就那么经年累月的在村头、庙边兀自成长,感受日月星辰、四季变化,感受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你就那么看着,不说话。作为一棵树,暖春时节,穿上新衣,开放鲜花,迎接子嗣;秋冬来临的时候,你脱去衣服,准备来年新生。
, s5 i8 S6 U: }- E% E  
7 t5 |& p1 _) p" O. R& P  如果你有幸成为村里的山神树或者庙边的祭祀树,那就更牛了。逢年过节有人祭拜,改善伙食;即便在平时,你也是高高在上的,村民对你充满敬畏,他们不会在你树根甚至周边撒尿,不会爬到你身上为所欲为,更不会对你动手动脚、砍你枝条。你始终是附近树群里最闪亮的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 w( z+ }) C) R$ C
  ' G! y1 N: @3 s" W4 N# E: ~+ J
  作为一棵树,你在那片土地上,在淳朴的乡民心中站成了永恒,“没有悲伤的姿态,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雨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 ]  ~+ D( Z: B* u) s7 w  - q7 V. c$ Q7 n5 \
  如果在村里做一只羊呢?
: n$ q) g0 y5 R( |9 D8 U  羊是最不能圈养的家畜,无论刮风下雨,主人每天都得把它们赶到山上去放一会儿,让羊自由恋爱、主动觅食。如果关在家里圈养,投递鲜草,喂再多,羊儿们都不会有吃过饭的感觉和成就感。
3 f* R) Z, c, X  
6 K. v$ U1 P! Z  每天主人喂它们一次“面水”,赶到山上后,羊儿们就撒欢了,那是它们的自由天地。羊儿们咩咩叫着,吃鲜草嫩叶,爬坡过坎,尽走悬崖峭壁;大羊爱吃山白草,小羊爱吃河边青草嫩生生。主人见羊儿们爬那么高,有时也会愤愤的自语几句,算是咒骂。但一般来说,羊儿们不会给主人添太多麻烦,彼此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的。5 W, o4 N: a  C8 E
  生而为羊,天性好动,总是呆不住。早上出门或下午回家的时候,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总喜欢上蹿下跳,吃路边的草;而且动不动喜欢跑到庄稼地里,啃食小麦、玉米。慢慢的,羊儿们在村民心中成了馋、喜欢乱跑的形象。4 A* v9 Y- C( D+ Q9 D
  * ~' [' @" }7 R( h- k0 s& k8 t
  你行走在人畜共居的村庄,时常可以听到大人们骂小孩,或者家长间彼此闲聊,我们家这个娃娃啊,像羊一样,放都放不赢,不注意一下就不晓得跑到哪里了。其实羊儿们是无辜呢,听见人世间这样非议,羊妈妈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
% b7 r$ P& Z3 q9 A9 k) p  5 I3 f! e3 ?2 a- l0 h% ]
  那么在瓦怒卜村做一头猪呢?是不是会少些非议?
' ~& c& V& W' l" f7 F: Q- ~% \  两头杜洛克双月猪来到村民家中,主人好好招待它们,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好拿去换钱,或者过年杀之;抑或作长子成婚、女儿出嫁之用。一开始猪儿们初到新家,水土不服,很调皮,不肯吃,主人软硬兼施,连哄带骗,猪儿们渐渐有了好的食欲和生活习惯,每天吃了睡,睡醒接着吃,茁壮成长。" t0 M6 B5 q2 x# G! }& ~8 _' U+ s
  猪儿们小心翼翼,不犯主人,只待哪一天被拉到街上出售,或者一把杀猪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8 {/ B# L' Q4 X, |" o- r
  
" G" T; U$ w( k  可是行走在人畜共居的村庄,你依然可以听到猪的非议。一些成年人围坐一起,聊家常,说到自己家小孩,假装自谦的说,我们家那个娃娃像猪一样……说到别人家的小孩懒啊吃了睡睡了吃之类的话也说像猪一样。听见这样的江湖传言,猪儿妈妈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
/ j4 ?0 O3 {4 A7 a! m& Y/ V  ; T2 u9 G5 F- l6 j, M
  在瓦怒卜,试试做一头牛吧。' C9 i( J- ]  v4 X/ y, G
  平日里,主人对牛应该说不薄,好吃好喝伺候着,秋收后该种地了,就是彪悍的耕牛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母牛们带着牛犊子,在院坝、门边或山坡上,吃着青草,偶尔哺乳;牛犊子消失在树林子后,母牛们哞哞的唱起摇篮曲,小牛就出来了。之后就安详的等待勤苦的牛爸爸平安归来。日升月落,就这么一天天的平静的过着,只不过是一场生活。+ a- \) S4 R( [! Z  X9 @
  - Y/ l1 `' ^6 K( j2 v; J
  没有老不死的牛,只有人世老不死的家伙。无论是公牛母牛,在冬去春来中,在牛犊子逐渐长大的时候,老牛们真的老了。这一点和人很像,父母辛劳半生,生养、抚养子女,子女长大的同时,父母日渐老去。人类的父母毫无怨言,牛类的父母也无例外。, g  C% J. m! E8 s2 d
  2 n; x9 {: z2 B) ^. e
  主人们在四处打听牛价,准备处理老牛了。与主人长期相处,牛自己也知道时日无多,有些伤心。其实主人也是很不舍的。就拿我妈来说吧,她每天割草喂牛,好好伺候,眼睁睁看着它长大,变老;平时喂牛还经常跟牛说话,让牛儿好吃快长,好给儿子娶媳妇。语言不通,但多年的感情在那里摆着呢。一说到卖牛,人和牛都有些不舍。2 s3 o- O& B% a, m0 u$ }  ]7 R9 x
  
- }5 F! [& G  v) i! u. f3 v  牛儿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在人世走了一遭,虽有了小牛,可毕竟没好好谈过一场恋爱,怪可惜的。转念一想,生而为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人世间走了一遭,没有非议,也算不枉此行。
7 \" |: P* a1 W+ I& |  窃喜着……8 v7 `$ q% D4 f. v; A2 s! @
  主人夫妇却为卖牛一事吵了起来,你这死老头,几十年了,牛脾气咋还是改不掉?弥留之际,听见这样对话,牛妈妈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7 M2 O/ m! U! `7 e. {1 R
  
# X% p! a4 J, [3 E3 S4 Z2 Q# f  在人畜共居的村庄、治安基本靠狗的时候,狗的地位还是挺高的。一些村民还继续着上古时代的传统,以狗为尊(所以老家彝人忌吃狗肉)。据传,那时候人世间四季如春、牛羊成群,粮食丰收、安居乐业。但人类不知道珍惜,糟蹋了好日子,天神发怒了,降罪世间、惩戒人民,瞬时陷入饥荒,饿殍满地。最后还是狗出面,以它的忠诚感动天神,讨回了作物种子,人类才有了食物,得以繁衍生息。为表对狗的感念之情,一些人家在吃饭前先喂狗,然后才开饭。8 D9 d' |* U$ [% H) N1 ~5 d
  5 @, M, P- r% Z0 M/ o3 @9 |
  在人畜共居的村庄,狗儿们是自由的,无论白天黑夜,狗儿们时而翘着尾巴在主人房子周边闲逛、散步;时而在门前的核桃树下乘凉、调情,诉说衷肠,护卫着主人家产和自家领地。有了风吹草动嚎叫几声,唱首四面埋伏,见了生人龇牙咧嘴打着招呼,以示警告。此外,相安无事,狗言狗语,就那么心无旁骛的坚守岗位,心想,狗这一辈子……
% [. ]! D3 [2 s: \( Z: b1 ?) s  
' F0 d3 n. n  ?8 c3 P8 r" Q% N  突然,那些喝醉了包谷酒的人吵了起来。你不要狗眼看人低,我家娃娃我晓得咋个教育,用不着你教。你还好意思说,你家娃娃天天对着我家墙根撒尿,墙都快冲倒了;说了几次,就是不听。小娃娃嘛,不懂事,记不住,我会教育他的。记不住??狗记性噶,连狗都不如。狗儿们带着无辜的眼神低下了高傲的头,抱紧怀里的小狗,狗妈妈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
' a3 P. \7 F, W( e0 P0 X! G4 U  & i2 f  d! W! B9 q- f
  在这个风景如画、人畜共居的村庄,无论是人或者家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村头谁谁谁家的收成、村中谁谁谁家的婚事、村尾谁谁谁家的求学等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人的世界,有人的欢乐和苦楚,畜的领域,有畜的思量与哀鸣;只是彼此少了沟通和表达。
6 B1 m$ G! l0 m! C* v  
& k9 R+ D1 [% T8 v* }; y  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用牛羊狗猪作比喻,表达感情和爱憎,共赴生活。其实在那些家畜眼里、心里,说不定也是这么非议人类众生的;只是彼此间存在语言差异,沟通困难;而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翻译。你怎么就知道羊儿的咩咩猪儿的哼哼和牛儿的哞哞狗儿的汪汪,不是对你说你好,欢迎到我家晒太阳;或者今天天气不错,你吃了吗?3 V7 x3 j2 W6 P1 t% z" O5 c
  3 p% z9 Y# Z# g, C+ }
  “其实这些活物,都是从人的灵魂里跑出来的。它们没有走远,永远和人呆在一起,让人从这些动物身上看清自己。”、
3 q( o# h+ a# X6 }2 a# m  如此看来,在瓦努卜,做一个人,倒是件极普通平凡的事。“大不必因为你是人就趾高气扬,是狗就垂头丧气。在瓦努卜,每个人都是名人,每个人都默默无闻。每个牲口也一样,就这么小小的一个村庄,谁还能不认识谁呢。谁和谁多少不发生点关系,人也罢牲口也罢。”
# a( }" }: O! D; Z; T* x  
& n1 ^. Y$ r  U+ S" e4 G. T  在人畜共居的村庄里,偶尔有点语言摩擦(准确的说是人类对牲畜的挑衅)甚至肢体的冲突(其实也是人类对牲畜的教训),但总的来说,人类和牲畜相处和睦,其乐融融;如果有一天语言不是问题了,沟通有了平台,说不定可以对酌,茶凉心暖,押一口茶,感叹人这一辈子,感叹狗这一辈子。7 [( V$ f/ o& D0 H
  “在人心中活着的,必是些巨蟒大禽。
$ X6 X' x, Q$ U  在人身边活下来的,却只有这群温顺之物了。”0 k; n  m+ c9 j% x
  
% A) W1 F$ h. V9 h  【后记:乱读书,看了刘亮程先生《人畜共居的村庄》,作为一个乡下的老实人,对此深有感触,模仿、致敬!同时,有些想法,不知道怎么用自己的语言,恰当的表达;刚好刘亮程先生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引用部分,致谢。; i9 q& f' p5 q  s7 x
  
+ b8 I  D4 E  I  关于作者老黑:: Z0 h8 S0 `8 O# h5 O
  云南大理人氏,老黑影像志创始人,今日头条、搜狐、腾讯、一点资讯、凤凰、网易、微信等媒体公众平台达人。中国国家地理资深会员,独立摄影师,#大理·老黑影像机构# 创始人、负责人。喜欢饮酒、作乐,游走、拍照,读书、写字、吃茶、吼歌。自由撰稿和照相之人,现居大理。微博:老黑影像志 微信:laoheikezhan 公众号:老黑影像志(laohei-kezhan)9 P" y+ H0 y9 V! L0 j; O
  【老黑影像志】
: p; t+ O5 I1 d" L+ }4 d! Z  一个人的传媒机构 | 关于美好生活
8 x- m$ k- J0 \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